摘要:美国对印度的额外25%关税生效,叠加前期措施,总税率拉到50%,把印度变成美国关税最高的主要经济体;几乎同一时段,联合国万国邮联的统计给了另一记重锤——已经有25个成员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俄罗斯邮政、保加利亚邮政、韩国邮政以及多家欧洲邮政系统同步“拉闸”,
据报道,美国对印度的额外25%关税生效,叠加前期措施,总税率拉到50%,把印度变成美国关税最高的主要经济体;几乎同一时段,联合国万国邮联的统计给了另一记重锤——已经有25个成员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俄罗斯邮政、保加利亚邮政、韩国邮政以及多家欧洲邮政系统同步“拉闸”,理由直指美国清关规则突变、电子预申报收紧与关税成本不可控。
更有意思的是,新德里会场上,中国驻印大使徐飞洪公开喊话,称对美对印关税威胁“沉默只会助长霸凌”,表示“中方坚定同印方站在一起”。一边是华盛顿把关税当“万能锤”,一边是全球邮路被迫按下“暂停键”,第三边是北京在关键点位给印度“兜底式声援”。这三条线交织在一起,才是这轮风暴的真实图景。
关税这条线,美方两道行政令叠加,按“俄油由头”对印商品再加25%,21天窗口谈不拢,8月27日零时落地,合计50%税率。覆盖面上,纺织、服装、宝石珠宝、海鲜、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制药与部分电子因美方依赖被暂时豁免。印度政府估算,482亿美元出口受直接冲击;行业侧传来的声音很刺耳,蒂鲁布尔、诺伊达、苏拉特等地的纺织与服装厂已出现停产;智库与投行预估GDP增速下修0.8—1个百分点的区间,出口驱动型岗位承压。
政治层面,莫迪公开放话“承压不妥协”,把农民、小微与奶业摆在优先序位;苏杰生直言“停止采购俄油毫无道理”,将审查定性为“双标”;还有那段“至少四次拒接电话”的细节,被印媒渲染为“愤怒与谨慎的并存”。
邮路这条线也不轻。万国邮联统计,已有25国暂停对美包裹寄送。俄邮停办对美商品邮寄,保加利亚邮政全面暂停,韩国邮政暂停EMS对美,改道UPS且费用转嫁收件人;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瑞典、瑞士、丹麦、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泰国、新加坡等邮政机构相继按下暂停键。
理由不神秘: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清关预申报规则骤变、运输服务责任不确定,物流链的“末端合规成本”骤升。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引用凯托学会的评估点破关键——小额免税取消会直击低收入消费群体,同时让物流公司陷入执行困境。这不是象征动作,而是全球供应链从“毛细血管”开始的微循环阻塞。
中国驻印大使在新德里公开论坛上,用词少见地锋利:批评美国“霸凌”,强调中印应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直言“沉默只会助长霸凌”,并在社媒写下“中方坚定同印方站在一起”。印媒解读为“不同寻常的力挺”,因为对象是发生在第三国的关税对抗。把这段话放进更大的背景里看就顺了:王毅外长刚结束访印,莫迪与王毅外长会见强调“伙伴不是对手”,提“亚洲世纪离不开印中合作”,边界问题要稳妥管控;NDTV把此访称作“在特朗普关税战造成全球混乱中,中印调整关系的里程碑”。
美国这边,关税和新规“绑架”了全球物流、贸易和消费市场。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在夹缝中主动求变。莫迪政府一方面加码本土制造业和出口多元化,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中国、东盟、拉美等市场,试图把外部冲击转化为内生动力。美方本以为“关税大棒”能让印度低头,没想到全球邮政系统率先“反水”,美国自己成了“孤岛”,印度反倒多了喘息机会和外交回旋空间。
来源:掌中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