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我发现真实世界的枝繁叶茂|五月非虚构短故事最后两天招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4 12:31 2

摘要:写作的过程带我重新回到了记忆里的场景,连带当时的举动、情绪和思绪一起。可写作时的我和当时经历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在写作中,我见证了自我的延续,也接受了昨天与今天中的裂痕。为此我深深庆幸着。

写作是很好的工具,帮人看懂晦暗不明的感情,又或者看懂这段感情暂时要继续晦暗不明的存在。

写作的过程带我重新回到了记忆里的场景,连带当时的举动、情绪和思绪一起。可写作时的我和当时经历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在写作中,我见证了自我的延续,也接受了昨天与今天中的裂痕。为此我深深庆幸着。

在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和自我写作最大的区别是,对稿子的打磨、修改的细致程度不同。这种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打磨能力的提高,来自在短故事学院,对自我写作风格、写作潜力和不足之处的认知的更加清晰。通过写作,我记录下生活中点点针脚、深切炽热的感情、平静豁达的态度。这篇故事带有痛,但随想、记录和加工带给了我幸福,这是一种带有痛的幸福。

工作以来,差不多每两三年才会动笔写一次东西,读的书也从文学转为成功学。但在三明治短故事的两周,每天花很长时间听关于写作技巧的讲座,读别人的故事,那些熟悉的人物和术语仿佛夜路中一盏淡淡的灯,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下来。写的时候有很多困惑,感到真实世界枝繁叶茂,而能写的只是一条删繁就简的线,藏在线外的秘密犹如沉入海底的针。但退一步再看自己,其实还是一棵千篇一律、没什么秘密可言的树。即便心情这样反复,也有久违的亲切感。印象很深的是编辑说过的一句话:故事是当时的一种状态,已经封印留存在那里。

未未、tt、章普Jump和佳宝是往期三明治短故事的写作学员,她们在这里完成了对自己格外重要的非虚构作品:关于家庭的隐痛,关于旅行的意义,关于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觉知,以及对身体与感受的重新连接……

在这里,写作给予她们的,不只是表达的出口,更是一种陪伴与整理。或帮助她们厘清思绪,找回被遗忘或忽略的记忆片段;或延续曾中断的写作习惯,或第一次意识到个人的叙事也能如此有力,有意义。

过去,我们习惯了仰望“宏大”的叙事,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反复讲述的“重要故事”,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自己的经历、感受与记忆,同样值得被书写与珍视。于是,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故事,觉得它太平凡、太琐碎,或者不够完整、不成篇章。

但在短故事这里,没有任何人的故事不重要。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愿意动笔的瞬间,都是一种勇敢的表达;每一个细微的情感与记忆,都值得被认真倾听、细致打磨。

不同于独自写作时的迷茫和拖延,在短故事的十四天,会有专业的编辑导师一对一陪伴你进行写作。从确定选题,到挖掘素材,搭建结构,再到打磨语言,直到将你内心的隐秘花园,铺展成一条清晰的路径。

最重要的是,短故事编辑会对你的写作抱有最大程度的包容和耐心。在这里,没有人评判你的经历和选择,你的故事完全属于你自己。编辑在做的不只是“修改”,更多是“看见”,看见你如何地生活,看见你文字中流露出的勇气、脆弱与爱意。

被看见,是写作最深层的渴望,而我们相信,这份看见会带来改变。也许是重新倾听自己的顿悟,也许是记录人生带来的踏实,也许是重新连接世界的勇气。

5月,欢迎你来短故事life writing ,写下任何你想写的事。让文字帮你梳理内心,带着更清晰的自己,继续往前走。

本月,我们还全面更新了阅读材料,将文学世界里能够给非虚构写作提供滋养的文本带给大家,并给出编辑们的推荐理由

每一期,我们都邀请写作、编辑出版的大咖来给大家分享,本期的嘉宾,是曾经担任何伟“中国三部曲”非虚构系列的编辑的张吉人老师,他也是译文纪实丛书的主编。

本期分享嘉宾

张吉人

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策划编辑过《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寻路中国》《落脚城市》《江城》等书。2013年起,策划并打造了“译文纪实”书系。2014年起,译文纪实丛书推出“日本现场观察”支线。2015年起,译文纪实丛书推出“自然与人”支线。2018年起,译文纪实丛书推出“看不见的美国”支线。目前为止,译文纪实丛书共推出150余种图书,总印量400多万册,获国家和地方奖项几十项。

链接阅读

《张吉人:希望建立良好国内非虚构创作生态》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有20年传媒经验。2024年以优等学位(Distinction)毕业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创意非虚构写作硕士专业(MA Creative Non Fiction)。著有《灾难如何报道》《民主是个技术活儿》等书,Newsletter「新写作Xin Writing」。现在进行潮汕题材的非虚构中英文写作。

渡水崖

三明治驻京编辑,出版项目负责人,曾任凤凰网文化编辑。访谈作品参与出版《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样子》。对所有角落里的人感兴趣,关心他们的基本生存法和未被述说的个人史。当下的写作是一种历史存档。

chensi

三明治专栏作者,坚持非虚构写作八年,出版个人作品集《世界上所有的早晨之光》。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巴黎索邦大学硕士,辅修法国近现代史和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欧洲长居十来年之后搬到南洋。目前正在线下辅导儿童创意写作,筹备在清迈和巴厘岛创办自己的疗愈写作营。因为一直在游荡,所以擅长捕捉那些流离失所之人的故事;也相信这是自己的使命:写下他们的故事,让他们被世界看见。

主要作品:《夏洛特的葬礼》《在巴黎开美甲店的中国女人》《想留下的中国移民们,命运交汇在巴黎一家寿司店的后厨》

邱不苑

非虚构作者、青年研究者、舞者、绘本译者、前媒体人。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全奖博士生,关注身体、情感与教育,创办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在多家媒体发表非虚构作品近百篇。翻译出版绘本《爷爷有个魔法指南针》等。新书《剑桥一年:关于爱与拥抱的自我民族志》预计于今年出版面世。用舞蹈和文字与世界打交道。

电子版作品集见链接《万物从缝隙里生长出复杂》

朱静远野

双语写作者,创意写作导师,现居英国爱丁堡。拥有爱丁堡大学比较文学与格拉斯哥大学创意写作优等学位。现为UNESCO联合国爱丁堡文学之城Mary Ratcliff Writer’s Room驻留作家,英国The NewBridge Project艺术家培养项目驻留艺术家。曾于2019年作为访问作家到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学习。主持并参与多场国际文学活动,包括在Creative Conversations中与著名作家郭小橹深度对谈。作品入围John Byrne奖提名,并被BBC广播电台特约报道。

那么我们邀请你加入短故事。因为在短故事写作学院不仅仅是写作,还有我们的相同的和不同的身份标签共同形成的讨论和反思,也是认识写作导师、来自全球各地的中文写作者的机会,更是一种个人探寻。

5月短故事班,16号-31号,书写只属于你的故事。

“短故事Life Writing学院”

5月报名中!

(5.16截止报名!)

合作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读书……

来源:中国三明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