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老子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老子故里的问题从1990年开始一直存在争议,有认为是河南鹿邑,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在安徽涡阳,那么到底是在河南还是安徽?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老子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老子故里的问题从1990年开始一直存在争议,有认为是河南鹿邑,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在安徽涡阳,那么到底是在河南还是安徽?
搜集的证据简单陈述如下
01
河南鹿邑
一、历史文献记载
1、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明确记载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汉代《地理志》证实苦县即今鹿邑境内
2、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将祭祀地定在鹿邑太清宫,有现存《大唐宗圣观记》碑文为证
3、自东汉延熹八年(165)起有官方祭祀记录、唐代至清代有八位皇帝亲临祭拜
二、考古发现
太清宫遗址发现厚4米以上文化层上出土商周祭祀器物、汉代铜碗及唐宋建筑基址,证实其为长期祭祀场所
三、现存证据
老君台
老君台传说中老子升仙处
老君台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历代修缮,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在老君台大殿外还放置着4发炮弹,
其中三发被陈列于大殿外的玻璃柜里,还有一发依然卡在旁边柏树的树杈上
内容记载1938年6月1日,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13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这些炮弹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
四、专家评价
1、2000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在考察太清宫后说:老子故里在鹿邑,从出土的唐宋祭祀老子建筑基址上看,是绝对错不了的!这是千古难以改变的事实
2、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说:说老子不是鹿邑人,那是外行
3、2007年,在老子故里公祭老子仪式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了“道教祖庭”
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为鹿邑题词“老子故里”肯定了鹿邑作为老子故里不容置疑的地位
4、北大考古系教授邹衡先生说:考古勘探的结果证实了太清宫建筑规模气势恢宏,不是一般建筑可以比拟的,唐朝祭祀老子的地方就在鹿邑
02
安徽涡阳
一、地名变迁
《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陈国有9个县,这9个县中就有武平和苦县,它们是并列的,汉以前老子出生地是苦县。
苦县汉以前叫苦县,从魏到隋叫谷阳县,唐朝叫真源县,宋叫卫真,清才改成涡阳,苦县=涡阳
根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鹿邑旧曰武平,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焉
武平=鹿邑
二、谷水、涡水
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老子的出生地是谷水和涡水的交汇处
今涡阳天静宫之南,就是武家河与涡河相汇,陈桥驿教授沿涡河和武家河认真考察后得出:武家河就是谷水。老子故里就在涡阳。
三、九龙井
根据《道藏 犹龙传》里记载,老子出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以沐圣之,龙出之处,因成九井”。后人据此传说建造了九井
92年考古人在天静宫距离地表的3米发现了九眼井,井深5.7米,井口直径95厘米.井底直径90厘米,井的外壁是用红色和灰褐色的两种陶砂烧制的大块瓦所砌成,总共14层,井底是天然的砂浆,经过中国科学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认为这个井是春秋时期砌成的,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四、古流星园石碑
传说老子降生时,天上有一颗流星降落在老子出生的地方,所以老子出生地又叫流星园。
涡阳天静宫里发现了一个石碑,上面就写着古流星园,与历史传说相统一
五、千年皂角树
天静宫内发现了一棵死了的皂角树,切断以后发现这棵树的年轮有1890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有1900多年,从而间接的证明了天静宫有1900多年的历史
六、老子母亲墓
七、尹喜墓
03
老子故里的评定标准,需要考虑历史渊源、遗迹证实等多方面因素。老子故里无论是在河南还是安徽,都是我们中国的老子,老祖宗的事,还是留给专家慢慢研究吧!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