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周边环境越来越干净,蚊虫少了,住着也舒心!”不少居民对身边持续向好的环境变化发出由衷的感叹。
“现在周边环境越来越干净,蚊虫少了,住着也舒心!”不少居民对身边持续向好的环境变化发出由衷的感叹。
连日来,
怀集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
持续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核心的
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全方位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与蚊虫防控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
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
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党员干部下沉网格
实现卫生“零死角”
在县委、县政府统一调度部署下,县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通知,明确各单位职责,统筹推进环境整治、清积水、灭蚊媒等工作,依托“网格化管理”“双报到”“结对帮扶村(社区)”等机制,打响环境卫生攻坚战。
在第七网格,
志愿者手持扫帚、铁钳深入社区小巷,
清理垃圾杂物、拔除杂草,
倒出废弃轮胎里的积水,
用“搬运清杂物+翻盆倒罐除积水”的
组合拳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各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纷纷下沉一线,各网格同步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在室外重点清理公共区域、地下室、空置屋等卫生死角,以及绿化带、轮胎、泡沫箱等易积水容器;在室内则紧盯花盆托盘、闲置空瓶等“微小积水点”。截至目前,全县累计8.9万余人次参与,清理垃圾2830余吨,整治病媒孳生地11300余处,清除积水8760余处,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科学消杀“护航”开学
筑牢校园健康屏障
秋季开学在即,怀集县聚焦校园及周边区域,将其列为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保障的重点阵地。各学校迅速响应上级部署要求,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防蚊灭蚊专项行动,以“全覆盖、无死角”为原则,对教室、操场、走廊、绿化带等校园全区域进行细致排查,深入清理卫生死角与各类积水隐患,从源头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开学环境。
在怀集中学周边,专业消杀人员更是携带专业设备主动靠前,重点对学校周边绿化带、花草丛、下水道等蚊虫易滋生区域开展地毯式消杀作业,通过精准施策筑牢校园周边防蚊“安全网”,与学校内部防控形成合力。
“我们正使用专业设备与药剂,对学校周边道路、公共区域开展全面消杀作业,就是为了在开学前为师生们营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广东鑫鹏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罗锐斌介绍道。
除校园及周边外,怀集县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亦严格秉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的科学防控原则:在彻底清理蚊虫孳生地的基础上,结合蚊虫活动规律与不同区域特点,针对医院、农贸市场、市民广场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周边社区、背街小巷、下水道等重点区域,精准采用“滞留喷洒+生物防治”的差异化消杀模式。截至目前,累计消杀面积已超190平方公里,全县蚊媒密度得到有效管控,为群众健康筑牢了防护屏障。
群众从“旁观”到“参与”
凝聚防控大合力
“以前总觉得清理垃圾是保洁员的事,可看着党员干部顶着大太阳干活,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我们也忍不住想搭把手!”这样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怀集县不少群众的心声。
在党员干部、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主动走出家门,自发加入环境清理队伍。“现在我每天都会主动清理家门口的积水,把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蚊虫少了,孩子们在这儿玩耍也更放心。”怀城街道居民吴雪霞一边擦拭门前栏杆,一边笑着说道。
为让防控意识深入人心,怀集县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矩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平台,结合社区宣传栏、沿街海报、入户宣传单等线下载体,多角度、高频次宣传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危害、传播途径及科学防控措施,潜移默化中推动群众从“被动旁观”转变为“主动参与”。
不仅如此,县疾控中心还组建专业宣讲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讲座。通过案例讲解、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把专业防控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的“家常话”,切实提升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让“人人懂防控、人人会防控”成为全县共识。据统计,各医疗机构单位公众号推送800次,宣传栏张贴197篇,发放宣传折页2.5万多份,宣传标语播放85.2万多次。
下一步,
怀集县将继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健全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加大对农贸市场、背街小巷、
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督导,
防止问题反弹。
同时,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持续普及卫生知识,
组织更多全民性行动,
推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常态化,
以长效举措为全县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怀集发布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是肇庆市县域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110多万人,辖16个镇、2个街道和1个民族乡,面积、人口均占肇庆市四分之一,是广东省人口、面积和资源大县。
怀集发布报料投稿邮箱
欢迎投稿、报料!
来源:怀集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