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 ▏数帆南河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09:51 1

摘要:近日来,由于筹备南河下相关书籍的编撰工作,再次得到韦老师的教诲。他从唐朝淮南节度使王播开凿七里港河,自城南七里港引水进入运河开讲,到明朝漕运总督陈瑄疏浚运河,堆积康山,再到“吴盐胜雪”的清朝盐枭帝国……韦老师建议该书取名为《数帆南河下》。

和韦老师在一起,总是喜欢聆听他对古城历史掌故的娓娓道来。

近日来,由于筹备南河下相关书籍的编撰工作,再次得到韦老师的教诲。他从唐朝淮南节度使王播开凿七里港河,自城南七里港引水进入运河开讲,到明朝漕运总督陈瑄疏浚运河,堆积康山,再到“吴盐胜雪”的清朝盐枭帝国……韦老师建议该书取名为《数帆南河下》。

于是周末的傍晚,我登上康山的数帆亭,去揣摩数帆南河下的心境,去感受运河水汽的湿润与历史的沉香。

数帆南河下,数着的是曾经那一艘艘帆船。每一片帆,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道桅杆,都挺立着一种精神。曹李家族对漕盐的推进,李培松、卢绍绪、廖可亭、萧芸浦赣商集团的崛起,陶澍的盐政改革:废除纲盐法,推行票盐制,南河下是扬州盐业兴衰的活化石。船夫的号子声在河面上回荡,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盐商们凭借着这些帆船,将扬州的盐运往各地,也把扬州的繁华带向了远方。

数帆南河下,数着的是古运河悠悠流淌的每一道波纹。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粉墙黛瓦,河岸边的柳树,垂下了细长的枝条,一艘艘帆船驶过水面,河水荡漾开来,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诉说着对柳叶的不舍,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曾是繁华聚居地的南河下,那些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河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帆船虽已不再承担运输的重任,但它们依然可在河面上飘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所以,不必惆怅于康山草堂的形影无踪,因为江南最负盛名的文人沙龙,扬州八怪、袁枚、蒋士铨在诗会、曲宴上留下的诗情画意还在古城,春台班俨然成为京剧的鼻祖,在南河下意外构建的财富与文化的共生,正是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

数帆南河下,数着的是历史风云的一页一页。贤官能臣、鸿儒贤达、文化名流在这里修身、治家、尚学、立业、报国,成为更持久的遗产。河下大堤、江西会馆、安徽会馆都已消逝,湖南会馆也仅剩门楼,巴总门早已没有一户人家姓“巴”,这些都是外部载体,烟火气和文气才是古城的内在肌理。南河下虽小,但人间烟火与文化诗教的相互滋养,让南河下在对历史守望中,始终保持着虽历沧桑而不朽的内在连续性。时至今日,扬州依然有很多像巴慰祖那样热爱书法篆刻的市民,依然有很多像方尔谦、方尔咸那样精研文史的学者,依然有很多像周馥、何芷舠那样注重读书传家的家长……

我站在数帆亭上,静静地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数帆南河下,数的不仅是帆船,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

来源:跟我去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