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大学毕业时,在父母支持下,刘常静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从山东临沂奔赴新疆,从此就留在了这片热土,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扎根新疆,奉献青春
2008年,大学毕业时,在父母支持下,刘常静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从山东临沂奔赴新疆,从此就留在了这片热土,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官。一年的志愿者生活,磨砺了她做事认真、踏实工作的性格。2009年12月,她进入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16年7月被任命为检察员,2018年11月被任命为员额检察官,现任沙湾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检察官。
刘常静说:“我的志愿服务生活第一年是在塔城市也门勒乡度过的。因为大学学法律,所以工作主要是在纪检监察方面。从文件的整理到协助处理司法事务,我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实践检验的平台,也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帮助了乡里的一些农牧民,挺有成就感的。”
2009年,刘常静通过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进入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公诉科、案件管理办公室、第一检察部工作。工作期间,她勇挑重担,先后办理了一批重案、大案。因为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刘常静先后被评为全疆优秀检察干部、塔城地区检察系统“五好检察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2023年11月,在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孩子一直是刘常静关心关注的对象,在担任沙湾市第二小学法治副校长期间,她总是会在重要节点到学校或者通过“云课堂”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引导孩子们学习法律保护好自己。在方寸公诉台上,她以一名国家公诉人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的尊严、捍卫着公平与正义;而在校园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校园法治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师生们心中的法治引路人与校园守护者。
刘常静说:“作为曾经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现在的人民检察官,我希望能够将志愿精神一直传递下去。希望更多有志青年传承这份执着和热爱,到西部来,到新疆来,让自己的人生梦想在这广袤大地上绽放光芒。”
丝路长歌,以梦为马
来自浙江杭州的江南姑娘杨芷骅,跨越4300余公里,从温婉秀丽、水润灵秀的江南水乡,奔赴到了天山南麓的库车,完成了她自高中以来便扎根内心深处的梦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初到库车,作为龟兹历史文化展厅讲解员的她,常因北方干燥的气候而感到喉咙沙哑,但她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及时调整好自身,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西部的工作中来。
倾注全力,情留克州
初到谢依特小学时,他担任一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开学报名时,一张张稚嫩的脸躲在父母的身后,用充满好奇的眼神不断注视着他们面前这位有点“特殊”的老师——周泽宇。
在去到谢依特小学的三个月后,周泽宇就被调到了六年级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他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制定分层计划、开展晚自习、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等措施,一个学期的时间,班级平均分提升了近三十分。支教一年间,他走遍了阿奇布拉克村的每个角落,与家长们促膝长谈、为贫困学生争取助学金……初心不改,实干兴邦
42岁的孟祥华是博州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党委书记。2005年7月,她从山东济宁出发,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温泉县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变得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2020年,孟祥华在博乐市担任青得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期间,为社区修建道路,美化社区环境,定期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推动街道商业业态发展,新增两个夜市、两个早市,并在社区里成立了15支志愿者服务队。2022年,孟祥华担任贝林哈日莫墩乡党委书记。她盘活闲置工厂,推动村队和企业合作,新成立5家涉农企业,引导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加入企业,实现分红增收。孟祥华还在全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做强“一白”(棉花)、“二绿”(哈密瓜、蔬菜)、“三红”(西红柿、辣椒、高粱)等产业。2024年,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31.72万元,人均增收2614元。西部计划志愿者们
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
注入了蓬勃的朝气
用实际行动
书写了青春无悔的篇章
为他们的青春力量点赞
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