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狐冲请祖千秋喝酒,祖却认为美酒若无适宜酒杯,索然无趣。喝汾酒用玉杯,能增酒色;饮白酒用犀角杯,更添醇美;高粱酒需青铜爵,始有古意;米酒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段经典的“论杯”情节:
令狐冲请祖千秋喝酒,祖却认为美酒若无适宜酒杯,索然无趣。喝汾酒用玉杯,能增酒色;饮白酒用犀角杯,更添醇美;高粱酒需青铜爵,始有古意;米酒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令狐冲与祖千秋品酒论杯(图片来源:电视剧《笑傲江湖》剧照)
小说情节虽是虚构,但其内涵符合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饮食并非单纯果腹,而是色、香、意、味、形的综合享受。
《水浒传》里宋江与李逵、戴宗在琵琶亭酒馆吃鱼时,也曾赞叹:“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
可见,无论文人雅士还是江湖豪客,皆会不自觉地遵循中国文化中“器以载道”的审美传统。今天我们要讲的,则是一对古代饮食的经典组合——酥酪与青花瓷碗。
酥酪是一种中国传统奶制品,今天通常被称为“奶酪”,但并非西方的奶酪(cheese)。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贾妃赏赐糖蒸酥酪,宝玉因记得袭人喜爱,特意命人留下给她。这碗糖蒸酥酪,不仅是一份情意,背后还藏着驼铃古道、金帐盛宴与青花瓷共同编织的宏大叙事。
▲《红楼梦》中的糖蒸酥酪。(图片来源:新版《红楼梦》截图)
(一)驼铃古道,凝固的月光西来
晨曦初染的莫高窟,石壁上佛陀低垂眼帘,凝视着沙漠与绿洲间的商道。连接中原、西域乃至世界的丝绸之路上,人群往来不绝,驼铃叮当作响。货囊中大量奶制品随着商队一路东进,终将草原的凝脂滴入青花瓷碗。
在北方草原,奶制品是生活必需。《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可见奶食对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性。他们逐水草而居,从牛羊驼等牲畜身上获取的乳汁,被制作成各种奶制品,酥酪便是其中之一。
▲敦煌莫高窟第146窟-挤奶图(来源: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微博)
将牛羊鲜乳装入皮囊,借助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经数日静置发酵形成凝乳,再经脱水制成便于携带的酥酪。这朴素的发酵之法,让牧民在迁徙途中仍能啜饮到凝固的月光。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草原的奶制品制作技术传入中原,并逐步改良。北魏时期,《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酥酪的制作工艺:将生乳煮沸加盐,静置取皮,如此反复三次,最终得到“坚如冻,白如玉”的成品。这既凝聚着古人点化乳脂的智慧,更在青瓷碗与皮囊袋的相遇中,完成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优雅对话。
(二)穹庐盛宴:金帐中的乳海翻波
13世纪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正重塑世界版图。草原深处,追逐季风的蹄痕间,羊群似流动的云海。牧民追随着牧草的荣枯流转,与牛羊相伴相依,奶制品自然成为饮食核心。
元朝定鼎中原后,草原风物渐染华夏,其中奶制品的传播尤为显著。元代宫廷飨宴上,酥酪常占据重要位置。
据《饮膳正要》所载,尚食局专司乳品供奉,其中以酥酪制法最见匠心:“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乃倾出,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
▲《饮膳正要》(图片来源:中华学艺社影印静嘉堂藏明景泰七年内府刊本)
皇宫的乳香随着驿道远播四海,高丽使臣李齐贤在《益斋乱稿》记载的“白玉酥山”,便是蒙古酥酪与江南蜜饯的结晶。福建白糖霜工艺沿河北上,苏杭糖坊的匠人将南洋菠萝、暹罗芒果制成蜜饯,这些来自四海的甘甜与草原的乳香在青瓷盘中相遇。
游牧的豪迈与农耕的精细,在方寸之间完成了味觉层面的对话。一场场穹庐盛宴中,奶制品如乳海翻波,配合中原青花瓷碗和蜜饯,缔结着多元文明在餐桌上的永恒“盟约”。
(三)江南烟雨:青瓷碗中的文明对话
时至明清,酥酪已深植中原,更沁润江南。《红楼梦》中贾妃赐予宝玉的糖蒸酥酪,恰是钟鸣鼎食之家的饮食规格。
清代《东华琐录》载其制法:牛乳凝膏为底,饰以八宝果仁,更融入山楂、核桃等中原风味。这使得酥酪跨越游牧农耕界线,化作南北共品的味觉记忆。
中华饮食讲究食器相生之道:梨花春需用翡翠杯,暗合“青旗沽酒趁梨花”的唐时风雅;葡萄美酒以夜光杯为宜,方显“醉卧沙场”的塞上苍凉。一饮一啄间,器物纹理与食物精魂共振,方合舌尖真谛。
酥酪的出现,为瓷器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意蕴;而瓷器的精致,则提升了酥酪的品位与格调。游牧民族的奶香糅合瓷器的温润,让长安城里的食客们既品着舌尖的甜,也赏着手中的美。
同时,这种文化的交融也影响了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瓷器工匠们开始在瓷器上绘制具有异域风情的图案,如中亚的植物纹样、西亚的几何图形等,人们捧着的不单是食器,而是握着半阙月光、半卷胡风,在碗沿碰出清脆的文明回响。
▲时至今日,奶酪仍是北京最受人喜爱的小吃之一(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从驼铃古道上的商队络绎,到穹庐盛宴中的乳海翻波,再到江南烟雨中的青瓷碗影,酥酪的传播历程就是一部生动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丝绸之路上,装酥酪的容器从皮囊变成青瓷,最终定格在曹雪芹笔端。当乳香漫过舌尖,我们尝到的不只是美食——草原的篝火、江南的烟雨、西域的驼铃,都在瓷碗中静静沉淀,化作一碗雪白,让人在唇齿留香中回味其中的故事。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