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雄今年又被大水侵袭,坊间聊得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区区八个民代,眼下就有七个跑前跑后,穿着雨鞋下田,拍照、打卡、直播,被淹得有点像选秀节目。反而有一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全城都在找她的身影。她叫黄捷。
高雄今年又被大水侵袭,坊间聊得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区区八个民代,眼下就有七个跑前跑后,穿着雨鞋下田,拍照、打卡、直播,被淹得有点像选秀节目。反而有一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全城都在找她的身影。她叫黄捷。
其实不少高雄人这几天都纳闷:人家说大灾显良心,谁家能料到,关键时刻这位民意代表,偏就消失了。朋友圈也安静得很,只有团队偶尔露面,说他们“有安排、有处理”,但问得久了,才捅出一句实话——她这阵子,不在台湾。说出来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选民正苦着水灾,代议士人却飘在外地,不知是阳光沙滩,还是海外考察。
坊间八卦还没停,社交媒体已经连夜开锅,说黄捷本事就是一张“人畜无害”的脸,高雄人还不是每次选举都买单?有些老伯在菜市场边洗菜边嘟囔:“该不会又混过去吧?”有人恨铁不成钢,觉得自己这届高雄人实在太好骗,下次说不准又被她那个“无害笑容”收了票。
他们也难怪多想——公职在身,灾祸当前人却溜出了国,还能连说几句自家团队“兢兢业业”,不提本人一声。你要问:是不是所有政客都这样?咱们不敢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但觉得“当选就不理百姓死活”,也不是谁都厚得下脸皮。
那天还有个事,把另一位叫王义川的民意代表也搅了进来。网友原本等着他发话,结果就来了句“救灾要紧,少点口水”。这场灾把好多人的嘴都堵住了,不肯吭声。
不过话说回来,政治这东西,有时真像闹剧。你看,上头有个大领导,苏贞昌,前两年洪水时还放话:“钱花对了,老天爷自有分寸。做得好就不淹水。”这句话那会儿成了金句。可这次南部水漫凼田,弹指间一句话砸在自己人头上,陈其迈当市长的心里,估计比这大水还堵。
夜里刷手机,网上热搜转来转去,大家都好奇——你们自己说“老天爷公平”,现在淹得一塌糊涂,是不是天公地道?群众怨气冲天,翻旧账也翻得明明白白。有人笑骂“你们投票投到家当都泡水了,还帮诈骗集团站台,这不是自作自受吗?”话狠归狠,有气出气,真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些积水的巷口,和被泡坏的小饭馆、煤气灶。
其实做高雄人这档子事,不是头一次在雨季发愁。有人摊两手:“让老天爷看着处理吧,我们真是没辙。”再理性不过,但仔细一想,这不是冷漠,是累了。每年大选前,各方都忙着画大饼、喊口号,真遇上洪灾才发现,谁家水泵多,谁家有发电机,左右还是得靠邻居和好心人。
今年让人意外的是,外县市伸出援手,还真帮了大忙。新北的侯友宜,台中的卢秀燕,把抽水机拖来,不带一分钱。有人反叹:“我们这帮天天拍胸口说‘本土’的人,有没有认真谢谢这些外地兄弟?”有时候,人心冷漠不是因为政治,而是日常里的一桩桩“小事”:人帮你,你却不当回事,连句谢谢都懒得多说一句。
所以广告里说得没错:暖男市长陈其迈,当年竞选口号是要把高雄变水“都巿”,这回是真做到了,还一泡就是几天几夜。后来有人半开玩笑说,高雄房子都该配橡皮艇,有点像买汽车送行车记录仪那样实在。
想起前些年还真有开发商打招牌,只要买房就送橡皮艇和吊桶。不是搞怪,是真正派上用场。一到雨季,大水掩到门口,有人拉着塑料桶递东西上二楼,也有人开着橡皮艇去买盐买米,水涨船高里一点也不夸张。
说到底,南部人有自己的“乐天”方式。嘴里怨事情多,转身照样下水游泳。你说怪不怪?年轻人浑不在乎脏水,照旧仰头漂浮,甚至对着镜头比个“YA”。外地人看了只觉得奇葩,可聊到本地,大伙只当闲谈过日,不三天就忘个干净。
也不是没人记得每次灾后,各家还得自己收拾残局:地板一缸淤泥、家电像泡菜坛子。储物柜几百万买的,短短一年就长霉、开裂。老家的房子水泡多了,地基怕是说不准哪天就塌。今年电视上还出了个段子,邻居家小孩没去学校,干脆直接在巷口游蛙泳,把淹水拍成短视频发到外省亲戚群里,能吹一个星期。
但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外人看南部“死忠票仓”,总以为这里的人脑袋进水。其实,不管是绿的蓝的,谁不希望家园安稳、家里平安?只不过水退了,大家的脾气、记忆,也像河床干了一样脆。每次到了下一场选举,绿灯一亮,照投不误。旁观久了,你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太相信“这次会不一样”。
也许有人说,这才是独特的南部性格:吃苦认命,转身就笑,发完脾气还愿意相信明年会更好。如果真有什么悲剧在反复,那不是单一个黄捷、王义川能背得起全锅。谁都想看到有一丝不一样的希望,只是灾年连着灾年,挺过去的只有日子和习惯。
说到底,一场水灾,也许只是南部人生活的又一次试炼。我们嘴上骂得痛快,真到下次投票那天,又变得温柔宽容。人到底还是希望能被照顾吧?只是等想清楚这些事,也许又该下一场雨了。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