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减肥的风吹进大学校园,健康教育不应只是盲目减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18:50 2

摘要:近日,“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前有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将食谱细化到全国不同地区。后有高校开设减肥类体育课程、开展减重比赛、发放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民健康不再是期许,而是汗如雨下的行动。(3月24日 央

□张长苹 (西南科技大学)

近日,“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前有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将食谱细化到全国不同地区。后有高校开设减肥类体育课程、开展减重比赛、发放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民健康不再是期许,而是汗如雨下的行动。(3月24日 央视新闻 )

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管理,各大高校也开始猛“卷”健康教育。比如,有些高校推出减脂课程以及减脂食品套餐,为需要减肥的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教育指导;或者设置减重比赛,颁发身体健康证书,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教育学分结合在一起,以鼓励学生自觉进行体重管理,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强劲的体魄。然而,部分高校却将健康教育浅显地理解为减肥教育、减重计划,这种理念显然背离了健康教育的初衷。同时,高校减肥热潮折射出社会对“瘦”的单一审美标准,这很有可能会加剧学生的身体焦虑,从而偏离健康教育的本质,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健康教育是以提升个人和群体健康素养为核心,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理念、掌握健康机能、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并不是一味传递“瘦等于健康”的错误理念。因此,各高校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上,通过行为干预的方式使健康教育纵深化长期化。

首先,高校可以设置课程向学生普及生理、心理、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比如BMI计算、膳食搭配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知识体系。其次,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决策能力,熟悉并读懂食品标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应急处理技能,以应对突发紧急情况。辅之以健康环境营造和激励机制推动学生养成健康习惯。

教育的本质是赋权,它并非简单灌输“应该怎么做”,而在于让人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当高校减肥热潮从“国家喊你减肥”走向“我为自己负责”,才是健康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来源:红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