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底,中央军委作出重要决策,调集昆明军区与广州军区的力量,对长期在我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的越南,发起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作战。消息传到基层,官兵们群情激昂、斗志昂扬,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纷纷写下请战书,誓要捍卫国土尊严,让屡次背信弃义的越方付出代价。
1978年底,中央军委作出重要决策,调集昆明军区与广州军区的力量,对长期在我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的越南,发起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作战。消息传到基层,官兵们群情激昂、斗志昂扬,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纷纷写下请战书,誓要捍卫国土尊严,让屡次背信弃义的越方付出代价。
在这股请战热潮中,有一位特别的人物——臧雷。他原本是一名文艺兵,能歌善舞、精通乐器,是部队中文艺演出的骨干,很受战友欢迎。但臧雷心里始终有个“英雄梦”:他渴望走上真正的战场,像战斗英雄刘子林那样保家卫国。于是当作战命令下达,他毫不犹豫递交申请,要求调入一线作战部队。
他不仅主动请缨,还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军事技能,从射击、格斗到战术动作,一点一滴从头学起。上级首长被他的决心打动,批准他进入某侦察连担任班长。
那时的侦察兵,堪称“特种兵”,训练强度极大、要求极高。每天除了高强度体能训练,还要掌握潜伏、捕俘、爆破等多种战斗技能。刚进侦察连的臧雷非常不适应,成绩常常垫底。但他不肯认输。别人练一小时,他就练三小时;别人休息,他继续加练。凭着这股倔劲,他终于跟上队伍,成为一名合格的侦察兵。
1979年初,臧雷随部队奔赴前线,执行敌后侦察任务。在一次行动中,他和六名战友途经一段险要山路,臧雷不慎失足坠落深沟,身负重伤。战友们拼死将他背回,送往野战医院抢救。命虽然保住了,但他却落下严重后遗症,医生判断他很难再继续服役。
连队指导員按照规定为他办理伤残退伍手续,并申请了相应补贴。但臧雷坚决不向命运低头。他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咬牙做康复训练,忍受剧痛重新学走路、练动作。一年后,他竟奇迹般地恢复身体机能,毅然重返侦察连,并迅速成长为连队的骨干。
1984年,已升任副营长的臧雷再次踏上南疆战场,参与收复老山的战役。越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明碉暗堡、雷区铁丝网密布,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臧雷没有蛮干。战斗前夜,他率领五个排的战士,借着夜色秘密潜行至越军阵地前沿埋伏。次日拂晓,我军炮火猛烈覆盖敌阵,越军慌忙躲入工事。炮声刚停,臧雷就带头冲锋,一举突破两道防线。
进攻主峰时,越军以交叉火力疯狂反扑,我军攻击受阻,伤亡一时加剧。臧雷当机立断,亲自带领一支小队冒险穿越雷区,迂回至敌军侧翼发起突袭。越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最终丢弃阵地溃逃。我军成功收复老山主峰。
臧雷因作战英勇、指挥出色,被昆明军区表彰为战斗英雄,事迹传遍全军。中央军委将他树立为典型,号召全军官兵向他学习。
1985年军队整编后,臧雷被推荐至军校深造,两年后毕业,被任命为某步兵师副团长。尽管他实战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但由于早年重伤导致身体多处机能受损,无法承受更高强度的指挥工作,军委出于爱护干部、珍惜健康的考虑,决定让他留在团职岗位,不再作晋升安排。
2006年,臧雷达龄退役。如今他依然精神矍铄,安度晚年,始终受到战友和人民的尊敬。
臧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战斗日记,更是一代军人的缩影。他们在那场自卫反击战中,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与边疆的和平。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来源:Yoke3H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