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赵过,造福华夏农业2000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09:15 1

摘要:渭水岸边的田地旱了又涝,涝了又旱,祖辈们守着几亩薄田,一辈子弯腰弓背,收获的粮食却多半要缴了赋税。

西汉武帝年间,赵过出生在关中平原。

渭水岸边的田地旱了又涝,涝了又旱,祖辈们守着几亩薄田,一辈子弯腰弓背,收获的粮食却多半要缴了赋税。

赵过自小跟着父亲在田里打转,小小的手掌磨出厚茧,还没灶台高就学会了扶犁。

他见过最让人心疼的景象:春播时父亲跪在田里,用手把干裂的土块捏的粉碎,额头的汗滴进土里瞬间没了踪影。秋收时遇上连阴雨,麦粒在穗上发了芽,母亲蹲在田埂上哭,眼泪混着泥水淌进鞋里……

有一年大旱,村里十户人家逃了七户,剩下的只能挖野菜掺着糠麸度日,父亲却还要强撑着去服徭役。

临走前嘱咐他说:“地里的活儿不能停,人活着总得有口饭吃。”

赵过那时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农具太沉,牛太瘦,地里的土干硬至极。

他蹲在田边看犁铧划过土地,犁沟歪歪扭扭,翻起的土块大小不一,种子撒下去,一半发不了芽。

他心里琢磨:能不能让犁更轻些?能不能让土翻得更匀些?能不能让种子长得更壮些?

后来,父亲在徭役中累倒了,赵过接过家里的犁。他白天耕地,晚上就在烛火下画草图,把村里能用的农具都拆了又装,木头磨得手出血,就用布裹着继续琢磨。

有次试着把犁辕改短,牛拉着果然轻快了些,可犁沟变浅了,庄稼长不深,那年收成反倒少了。

村里人都笑话他:“庄稼人就该老实种地,瞎折腾啥?”赵过不吭声,把改过的犁又拆了,重新琢磨。

汉武帝连年征战匈奴,府库空虚,关中的粮食要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地里的收成都进了国库。朝廷招懂农事的人入宫,县里的小吏知道赵过爱琢磨农具,便把他举荐了上去。

那时,赵过第一次走进长安城,看着高大的城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是能让地里多打些粮食,前线的士兵就有饭吃,村里的人也不用逃荒了。

在朝廷,赵过成了治粟都尉,管着皇家的试验田。这里有最好的牛和农具,足够他琢磨本事了。

他发现旧的耕作方法“缦田法”太费地力,一块地种几年就瘦了,得轮着休耕,可人口越来越多,哪有闲田可休?

他想起小时候在河边看水流冲刷土地,岸边的土垄总比平地耐旱,便试着把田地分成一条条垄和沟,春天把种子播在沟里,等苗长起来,再把垄上的土培到苗根上。

这样既能保墒,又能让土地轮流休养。这便是后来的“代田法”。

新法子试验了三年,遇上春旱,试验田里的苗却比别处长得壮实。赵过蹲在田埂上,数着沟里的苗,激动得手都在抖。

可他知道,光有法子不行,还得要有趁手的农具。

当时的犁要三个人拉,牛瘦了根本拉不动,他便把犁改成两牛三人的“耦犁”,又做了播种用的“耧车”,一牛牵引,一次能播三行,比人工撒种快了十倍。

汉武帝听说了,让他去关中推广。可农民们看着陌生的农具直摇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的,你这花架子能顶用?”

赵过不辩解,带着属吏在村里选了块地,亲自扶犁耕地。他把袖子卷到胳膊肘,晒得黝黑的脊梁上淌着汗,牛在前面走,他在后面跟着。耧车走过时,一行行种子整齐地埋进了土里。

村里人围在田边看,有人小声说:“这后生看着倒不像是耍嘴皮子的。”

出苗的时候,使用代田法的苗长得又齐又壮,比旁边的田高出一截。秋收时,用代田法种的地,一亩多收了一石多粮食。

这下不用赵过多说,关中农户们都围上来问:“赵先生,这犁咋做的?教俺们吧!”

赵过笑着把图纸分给大家,还让属吏带着木匠挨村教做农具,他自己则在田里手把手教怎么起垄、怎么培土。

他知道,种地从来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这关中的土地,得年年伺候,才能长出活命的粮食。

汉武帝晚年下轮台诏,休养生息,赵过推广的代田法和新农具派上了大用场。

关中、河东、弘农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仓库里的粮食堆得冒了尖,前线的士兵不再饿肚子,逃荒的农民也渐渐回了乡。

下属劝赵过向朝廷请功,他却只是摆摆手:“我就是个种地的,地里多打粮,比啥功劳都强。”

赵过老了以后,回到了关中的老家,还是住在田边的小屋里。

他教过的那些农民,有的成了里正,有的带着新农具去了更远的地方,把代田法传到了河西、巴蜀……

学生来看赵过,说现在的犁比他当年做的更轻便。他便让学生把犁拿来,摸了又摸,笑着说:“好,好,越改越好。”

赵过去世的时候,正是秋收时节,田里的谷子沉甸甸地低着头,似是给他弯腰鞠躬……

他走了,可关中农户们都还记得他。记得那个晒得黝黑、满手老茧的赵先生,记得他蹲在田里教大家起垄,记得他说“人勤地不懒,好法子能让日子有盼头”。

史书里记载赵过,不过寥寥数语,说他“教民耕殖,用力少而得谷多”。他的功绩却是实打实的,几千年来,纪念不绝……

渭水默默流淌,滋养着两岸的田地。赵过这一辈子,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把心血都埋进了土里,种出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这希望,在往后的岁月里,一年又一年,随着春耕秋收,在中华大地上绵延生长!

来源:历史小博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