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西安秦萯阳宫:错读千年,今卧荒草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4:04 1

摘要:在西安鄠邑区(原户县),有座秦代宫殿的故事,藏在“萯(bei)”字的草字头下——不少人把它误读成“副阳宫”,当地人更习惯叫“辈阳宫”,可少有人知道,这个被名字“耽误”的古迹,如今正孤独立在荒草里,当时紧密相连的陂头村和无数祖辈记忆的地方已整体迁走,只留下一段与

朝向南方的山门

在西安鄠邑区(原户县),有座秦代宫殿的故事,藏在“萯(bei)”字的草字头下——不少人把它误读成“副阳宫”,当地人更习惯叫“辈阳宫”,可少有人知道,这个被名字“耽误”的古迹,如今正孤独立在荒草里,当时紧密相连的陂头村和无数祖辈记忆的地方已整体迁走,只留下一段与渼陂湖纠缠的新旧往事。

后殿

萯阳宫遗址,原在鄠邑区西玉蝉街办陂头村,距离城区西北方向不过2公里。史料里的它曾格外风光:《汉书》记载汉宣帝专程来此游览“属玉观”,应劭注解称它是秦文王所建,民国《吴志》更提及,公元前238年嫪毐作乱后,秦始皇曾将太后迁居于此。据八十年代初资料显示,当地老人还代代相传,陂头村的东岳宫就是萯阳宫旧址。东岳宫早年存7通古碑,明洪武年间的碑刻明确写着,萯阳宫毁于兵火后,人们在旧址修建了108间庙殿,当年游渼陂的人必来打卡;后来这里成了萯阳宫小学,再变作陂头学校,校门口一对明代白泽兽,守了多年人间烟火。

山门东侧

山门西侧

可这烟火气,在疫情之前的2018年,陂头村被曲江新区整体拆迁就已经冷清了,村民相继搬到了原村北边约340米的新址。曾经围着遗址的村落没了,萯阳宫彻底暴露在野外,只有荒草一年年围着那片164米长、60米宽的地基(约14.7亩)疯长,连当年学校的旧殿痕迹,都快被野草覆盖。不过在原址后边仍有一个体型巨大的土包。

实拍院内

长满荒草的院落

更让人惦记的,是旁边重建的渼陂湖。有目击者称,湖体修建时,挖掘机在原湖底不光挖到过唐三彩,还挖出过大量汉钱币和汉罐等文物,可惜当时施工紧张,这些珍贵遗存没来得及报备勘察随即填埋了地下。如今渼陂湖换了新模样,水波粼粼映着岸边新景,可湖下藏着的汉唐文物、湖边荒着的秦代宫基,一古一新隔着土层,倒像把鄠邑的千年时光,都悄悄攒在了这一片地方。

现状

其实关于萯阳宫的“实锤”,不止老史料:1982年在白庙街办曹村,人们发现了元代《创建崇真观碑》,上面清晰刻着“秦之萯阳宫故址在焉”;《三辅皇图》也明确标注它“在户县西南23里”(八十年代初资料记载)可如今再到这儿,能看见的只有荒草掩映的遗址、新迁的村落、重建的湖水——那个被错读千年的“萯”字,好像连同宫殿的过往,都跟着荒草、湖水,藏进了鄠邑的新旧变迁里。

长满荒草的院落

萯阳宫后的巨大土堆

现状为危房

说明:本文论述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萯阳宫地面现有建筑并非古代原始遗迹,请理性看待,文明发言。

来源:公社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