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湖州影视城推出海外平台“拉风TV”App,将多部国产短剧翻译成多种语言,聚焦微短剧、动漫和非遗文化等轻内容领域,将中国故事推向全球。微短剧形式轻盈、表达直接、内容接地气,但也正因其通俗易懂的传播形态,引来部分网友质疑:这类文化快餐,又能传递怎样的文化价值
转自:湖州日报
据报道,近来湖州影视城格外热闹,处处皆是一片创作的热闹景象。接待量多的时候,一天就有数十个剧组,带动了周边业态协同发展。
今年,湖州影视城推出海外平台“拉风TV”App,将多部国产短剧翻译成多种语言,聚焦微短剧、动漫和非遗文化等轻内容领域,将中国故事推向全球。微短剧形式轻盈、表达直接、内容接地气,但也正因其通俗易懂的传播形态,引来部分网友质疑:这类文化快餐,又能传递怎样的文化价值?的确,微短剧未必高雅,情节往往快速甚至夸张,但却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长久以来,我们总习惯将文化输出与高大上的形态捆绑,仿佛唯有京剧、书法、武术等传统元素才代表中华文化。事实上,当代的、民间的、大众的文艺创作,生于土地、长于土地,同样能以最真切的方式传递普通人的情感与智慧。文化的生命力,不取决于形式本身的雅俗,那些扎根于个体命运的微小叙事,同样具备穿透人心的力量。
更何况,微短剧之“轻”,并非空洞无物。其背后,是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成熟的工业制作体系,以及对人性细腻洞察的投入。当一些人仍在争论它“有无格调”时,这种内容形态早已沿着文化出海的新航道,闯出了一番天地。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轻盈不代表浅薄,而是一种传播策略;微小也不意味着脆弱,而是一种精准抵达。因此,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当全球观众为我们的故事发出笑声、落下眼泪之时,还有什么比这种跨文化的情感共鸣,更能体现文化的真实价值?以轻驭重,亦能四两拨千斤。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