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占车展七成,燃油车展区冷清,2035全面禁售后怎么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06:26 1

摘要:去年跟着朋友去了上海车展,没想到这次完全看不懂了。展厅里三分之二都是绿牌车,人挤得连展位都靠不进。传统燃油车那边站都站不满人,导购员坐在椅子上刷手机,大屏幕还循环播放着电车广告。感觉这变化来得太快,根本没得想。

去年跟着朋友去了上海车展,没想到这次完全看不懂了。展厅里三分之二都是绿牌车,人挤得连展位都靠不进。传统燃油车那边站都站不满人,导购员坐在椅子上刷手机,大屏幕还循环播放着电车广告。感觉这变化来得太快,根本没得想。
朋友是本田车主,本来想换新车的。结果在本田展台待了半小时,导购才慢悠悠过来问问需求。一问才知道,现在店里的燃油车库存都压得慌,根本没人买。旁边蔚来展台排着长队,听说试驾都要预约。这差距太大了。
数据更吓人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卖了44.3%,每卖两台就有一台是电车。我表哥去年还说电车续航不行,今年自己偷偷买了混动。说开起来真省油,每月油费少了好几百。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算着账。
政策来得更快。欧盟说2035年不让卖纯油车了,海南2030年就全面禁售。车企也扛不住,长安北汽都宣布2025年停售燃油车。现在去4S店看,燃油车优惠力度猛增,但卖不出去。有朋友刚买的二手燃油SUV,价格比新车还低。
充电桩现在发展得飞快。以前总说加油方便,现在每公里电费才几毛钱。市区充电站到处都是,快充半小时就能跑三百公里。那些说燃油车方便的,可能没算过用车成本。
买车变成选边站了。现在买燃油车等于买贬值快的,二手车市场都开始压价。有人还在纠结纯电续航,其实混动已经能兼顾。政策推着跑,技术每天都在变,不跟上真要吃亏。
展览会的变化特别明显。新能源车展区像赶集,油车展区冷清得能听见脚步声。车企连宣传册都改了,新能源车型介绍详细,燃油车只印个外观图。导购员说话都带催促,说燃油车库存快清理完了。
政策倒逼的效果立竿见影。加油站开始改造成综合能源站,充电桩旁边装了快餐店。老司机们还在守着燃油车,但年轻人都往新能源靠。连摩托车店也开始卖电动踏板车了。
新能源车降价也很凶。以前三十万的电车,现在二十五万就能拿下来。配置还比以前高,L2自动驾驶都标配。油车那边除了降价,连个新技术都拿不出来。发动机还是老样子,变速箱也没升级。
朋友同事最近换车,统一选混动。说先上牌照再说,电车怕高速充电不方便。但充电站现在建得快,服务区都有超充桩。跑长途也没那么难,总比油费便宜。
二手车市场最惨的是燃油车。现在卖车连一半儿钱都收不回来,新能源车反而保值。有哥们儿三年前买的燃油轿车,现在报价不到买价三分之一。这趋势要是继续,再买燃油车真血亏。
年轻人买车更现实了。不光看价格,还问充电便利性。家里有车库的都想装充电桩,没条件的就选混动。政策补贴也偏向新能源,上牌流程比油车简单。
车企转型速度惊人。吉利比亚迪全押新能源了,连丰田都开始推混动。燃油车生产线慢慢停产,零件供应商也开始转行做电池配件。这变化太快,让人应接不暇。
买车成了数学题。算油费、看补贴、查充电桩密度,每一步都要对比。新能源车首付可能高点,但月供省下来的油钱够补差价。身边人算完都觉得值。
电动车冬天续航确实差,但厂家在改进。现在新车都带电池加热,续航比去年冬天稳多了。快充技术也进步,充电时间越来越短。这些技术原来没想到会发展这么快。
燃油车最后的倔强在越野车市场。但连硬派越野都在出混动版本了,看来真没退路。老司机们说发动机声音好听,但下一代可能根本听不到那个声音了。
政府补贴退坡了,但油价还在涨。新能源车优势越来越明显,连出租车都开始换成电动车。路边加油的队伍越来越短,充电站停车位反倒要抢。
维修保养也变了。新能源车保养项目少,费用低。油车配件价格一直涨,连机油都贵了。维修店开始学电动技术,但老技师都不太愿意转行。
新能源车出问题投诉多,但进步也快。厂家召回处理效率比油车高,软件升级还能远程操作。以前说电动车不靠谱,现在故障率反而比油车低。
充电桩安全问题被重视了,现在装监控和保险。有人担心电池寿命,但厂家普遍给出八年质保。开个三五年再换车,电池损耗还没到影响售价的地步。
乡村地区也在推广新能源车。政府给补贴,乡镇加油站也装充电桩。以前觉得农村没条件,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小电车跑。
二手新能源车交易平台多了,价格透明了。专业评估师开始出现,给电池检测出具体数值。流通性提升让买二手车的人也敢选电动车了。
加油站生意惨淡,有的改成便利店+充电站模式。加油站师傅开始学充电操作,但总觉得没以前忙了。以前加满油也就几分钟,现在得等半小时。
车展上再没见到新燃油车发布会。车企重点宣传智能化,自动驾驶功能比动力参数更吸引眼球。汽车变成了四个轮子的手机,屏幕越做越大。
燃油车最后的倔强是性能控,但电车马力更大。百公里加速几秒内,连超跑都在电动化。机械感没了,速度感还在,年轻人更爱体验。
车险也分开了,新能源车保费更低。电机故障率低,维修费用有定损标准。油车维修靠技师经验,电车全是数据监测,理赔更透明。
油价涨到十块那次,很多人开始考虑换车。现在虽然降了些,但涨跌不定。新能源车用电成本稳定,长期下来确实划算。
4S店转型明显。燃油车销售岗缩招,新能源顾问培训不断。展厅里全是智能体验区,VR试驾设备比车还多。卖车变成了卖科技体验。
代步工具彻底变了。以前买车为面子,现在看实用。续航够用就行,充电方便最重要。空间舒适度排在配置后面,年轻人更看重科技感。
充电桩安全隐患被媒体报道过,但解决方案也出来了。国家出台新标准,充电桩必须带故障断电功能。小区物业开始统一规划充电位,不再乱接飞线。
政府规划里,城市道路要预留充电设施。加油站位置优先改充电站。城市交通网在变,车和基建一起更新。这阵势看来真要彻底改头换面了。
老年代步车也在电动化。老头乐被整治,正规A00级电动车趁机崛起。五菱宏光MINI这类小车销量暴涨,接送孩子代步足够用。
雪地续航还是痛点,但低温版电池开始普及。北方地区购车有补贴,厂家专门推出寒冷版车型。以前不敢买电车的地方也开始接受。
自动驾驶测试车满大街跑,L3级快要落地。新能源车硬件支持更完善,油车想升级只能换新车。技术路线分化越来越明显,选择余地却少了。
车企裁员消息不断,燃油车板块人员最多。新能源研发团队扩招,待遇比传统部门高。整个行业都在转型,跟不上就失业。
二手燃油车论坛变得热闹,但价格越来越低。车主拼团甩卖,连置换补贴都赶不上降价速度。卖车不如当二手车商,至少能赚点差价。
新能源车事故率统计出来了,比油车低。碰撞测试安全评分更高,电池防护能力加强。以前担心的起火问题,实际发生率比燃油车自燃还低。
燃料电池车开始试点,氢能赛道也热闹。但普通消费者还没感受到,可能又要等几年。现在买电车比纠结氢能源实际多了。
车展上再没燃油概念车,全是新能源概念。车企画饼越来越科幻,飞行汽车、变形机器人。但普通民用车还是盯着续航和价格,概念归概念,销量看实用。
家庭第二辆车转向新能源。燃油车当家用车,新能源当代步车。充电成本低,停车还给免费充电桩。小家庭都在这样搭配。
摩托车店卖电摩,拖拉机也有电动版。连农机都开始电动化,汽车怎么也撑不住。整个交通工具都在变,燃油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车管所门口排队上绿牌的人更多了。燃油车指标越来越难拍,新能源直接申领。政策导向清晰,买车方向明确。
充电桩运营商开始盈利,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建桩补贴退出,但市场需求支撑。资本开始布局超充技术,充电速度又要刷新纪录。
燃油车最后优势是保值率,但现在连这个都没了。贬值速度比想象中快,开几年就成老古董。新能源尽管价格跌,但技术迭代快,老款还能换新。
车展观众年龄层变小,年轻人居多。燃油车展区多是中年人,拍照留念。新能源展区全是年轻人,体验各种智能功能。
车载系统更新频繁,功能每月升级。油车连个中控屏都罕见,电车屏幕大得像平板电脑。车机系统比手机还智能。
二手电车残值焦虑消退了,流通量上去价格就稳。专业评估机构出现,给电池做健康诊断。再买二手车,数据说话。
充电站在小区普及,物业开始收费管理。以前私桩占用车位,现在统一集中建设。充电不再是安装条件限制。
全国禁售倒计时,车企加速转型。燃油车最后存货清仓甩卖,价格比成本还低。这场变革已经不可逆,只剩最后的挣扎。
现在买车,油车连牌照都难上。新能源路权优先,限行时段少。选择权在消费者手里,但选项越来越单一。

来源:小農剪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