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年里最令我心动的时节。故乡的秋,绝非萧瑟的前奏,而是一首鎏金的叙事诗——她以沉静且丰饶之笔,把四千年的盛京风华、七十年的工业激昂,与新时代的都市律动,都融入了舒朗的秋风之中。
当第一缕带着微凉的北风轻拂过浑河水面,当梧桐叶的边缘悄然晕染上淡金色的光芒,我便知道,沈阳的九月已至。
这是一年里最令我心动的时节。故乡的秋,绝非萧瑟的前奏,而是一首鎏金的叙事诗——她以沉静且丰饶之笔,把四千年的盛京风华、七十年的工业激昂,与新时代的都市律动,都融入了舒朗的秋风之中。
漫步在浑河岸畔,赏阳光如万千金箔般在浪尖跳跃闪烁,我仿若看见时光的长河在此处拐了个弯。
清太祖策马奔腾的蹄声、铁西区机床轰鸣的余音,与如今穿梭于金廊商圈的地铁声浪,都在这条母亲河的波光里交汇荡漾。这座城总令我惊叹:她既能庄重沉静地收纳历史,又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绽放出迷人风姿。
沈阳的九月,天空澄澈得能照见人心。那澄澈的蓝,宛如被秋风淘洗千百遍的绸缎,云絮舒展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于浓郁,也不显得单薄。
清晨的邻里广场,太极拳的弧线与上班族手中咖啡的热气相互交织;黄昏时分,奥体中心的霓虹渐次点亮,好似为城市缀上一串温润的珍珠。
我接孙子放学,一同走在恒达路,任凭斑驳的秋阳透过渐黄的树叶,在肩头印下光影的痕迹。
季节之神在此刻格外眷顾这片土地。用银杏的金黄铺就华丽的地毯,用枫叶的绯红披上绚烂的霞帔,更用稻浪的金涛织就锦绣画卷。这是一场色彩的加冕礼——故宫的红墙在秋阳下愈发庄重,张氏帅府的青砖在月色里更显清秀,而东塔桥下的芦苇荡,则以一场场素白摇曳,诉说着北方独有的诗意。
每到此时,我就会忆起往昔去南湖公园的情景,看老人们提着鸟笼踱步,听京剧票友在亭台水榭间吟唱。沙沙的落叶声中,飘来热乎烤地瓜的香气与糖炒栗子的甜香,那是沈阳秋天最质朴的写照。而更让我心动的,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农用车——浑南的苹果、苏家屯的苹果梨、新民的水稻,满载着黑土地的馈赠,将丰收的喜悦融入都市的车水马龙。
九月亦是故人重逢的时节。去新疆游玩十天后回到沈阳,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心中满是温暖与踏实。不禁感慨,无论我们走多远,沈阳永远是我的家,我始终是沈阳人,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这个季节,连时光都变得宽容。坐在小街小巷的咖啡馆里,看一片叶子盘旋飘落;在书店的落地窗前,将一本旧书读到日影西斜。沈阳的秋日让我明白:所谓乡愁,并非只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与当下故乡的每一寸时光深情相拥。
如今秋光再度来临,我依旧愿意漫步在故乡的街巷。这座城市总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喧闹与宁静、宏大与细微,完美融合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若说人间最美是清秋,那么沈阳的九月,便是清秋最美的诠释。她以长空皓月让我懂得辽远,以满地金黄让我领悟丰饶,以微凉秋风让我学会沉淀,更以这座城市独有的豁达与温暖,让我明白如何深情却不偏执地热爱这一片土地。
这就是我的沈阳,我的九月——当秋风再次吹起,愿我们都能在故乡的怀抱里,与所有美好重逢。
(作者声明:文章为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便于删除。本文独发“今日头条”。为保护原创合法权益,业已授权头条全网维权,谢谢支持和配合。)
来源:清幽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