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愈发严重,一旦牵涉其中,必然给受害者的生活、工作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面对“按键伤人”的网络暴力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当恶意评论如潮水般涌来,当个人信息被肆意曝光,每个普通人都要掌握有效保护自己的法律技能。法条链接摘要: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愈发严重,一旦牵涉其中,必然给受害者的生活、工作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面对“按键伤人”的网络暴力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当恶意评论如潮水般涌来,当个人信息被肆意曝光,每个普通人都要掌握有效保护自己的法律技能。
诽谤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编造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或明知是虚假事实而故意传播,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导致违法信息传播等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寻衅滋事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检察官提醒对于侮辱他人、威胁、扬言实施极端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网民,将被依法查处,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表达观点也不能肆无忌惮,切莫充当“键盘侠”,一切的不满都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理由,网络暴力永远不可能催生正义,有时候,“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也是一种善良。
编辑丨张 治 卓
初审丨那 布 其
终审丨巴达拉胡
来源:陈巴尔虎旗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