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秋天,我在院子里种蒜,邻居老张过来看了一眼就说:“你这垄起得不够高,膜也没压紧,明年收成估计会受影响。”我立刻向他请教。老张种蒜二十年,经验非常丰富。他几句话就让我明白了问题——原来我很多细节处理得不对。
我种蒜已经有五年时间,慢慢积累下一些起垄、覆膜、播种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三个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去年秋天,我在院子里种蒜,邻居老张过来看了一眼就说:“你这垄起得不够高,膜也没压紧,明年收成估计会受影响。”我立刻向他请教。老张种蒜二十年,经验非常丰富。他几句话就让我明白了问题——原来我很多细节处理得不对。
今年我按照他的方法重新调整,收获时蒜头果然比往年大了一圈。接下来,我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起垄不是随便堆土就可以。我第一年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效果不好。
垄的高度非常重要:太矮不利于排水,太高又不容易保湿。我这几年尝试下来,15到20厘米的高度比较合适,既能防涝,也可以保水。
垄面宽度最好保持在70到80厘米,这样一垄刚好种三行蒜,不浪费地方,管理起来也方便。垄沟留出30到40厘米宽,人走路、干活都不会踩到蒜苗。
土壤一定要细碎。大土块会导致地膜贴不紧,保温保湿效果打折扣。我现在都是先深耕一遍,再用耙子仔细耙两遍,把土块打碎之后再起垄。
以前我铺膜总是没拉紧,风一吹就掀起来。老张告诉我:“膜要贴紧土,不要留空气,就像面膜贴脸一样。”
选膜也有讲究。黑膜能抑制杂草,但升温慢;白膜升温快,但容易长草。我现在改用黑白双色膜,一面黑、一面银灰,既能控制杂草,又能调节地温。
铺膜时最好两个人配合,一人一边拉紧膜,慢慢向前铺,保持膜面平整。压边也要仔细,膜两侧都用土压紧,每隔两三米在膜面上压一些土,防止风吹膜。注意不要用大土块压,否则容易把膜戳破——我之前就犯了这个错误,膜上弄出了好几个洞。
播种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时间要选对。种得太早,苗在冬前长得过旺,不耐冻;种得太晚,苗太小,难以越冬。我在华北地区,这些年在9月底到10月初种植,效果比较好。这个时候种下去,入冬前蒜苗能长出3到5片叶子,抗寒能力刚好。
深度也要注意。我以前没太在意,有的埋得太深、有的太浅,出苗不整齐。现在我都控制在3到4厘米深,大约是蒜瓣高度的两倍,这样出苗稳,越冬也更安全。
具体操作时,我先用打孔器在膜上打好孔,再把蒜瓣直立插进土里——千万不要随便扔进去,直立插有利于发根和长苗。
株距和行距我也固定了:行距20厘米,株距10到12厘米。这样每棵蒜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整体产量更高。
种完后记得马上浇一次水,帮助蒜瓣生根发芽。但不要大水漫灌,否则土壤容易板结,影响出苗。
种了五年蒜,我越来越体会到:细节决定收成。起垄、覆膜、播种,每一步都要认真。今年我还尝试在垄沟里种了点菠菜,这样可以更充分利用土地。
种地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技艺。希望这些经验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也有好的种蒜方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来源:《《惊爆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