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00万对1.5亿,顿顿首秀只拿到董宇辉零头,这落差像一盆冰水直接浇在“单飞就能暴富”的幻想上。
1200万对1.5亿,顿顿首秀只拿到董宇辉零头,这落差像一盆冰水直接浇在“单飞就能暴富”的幻想上。
先别急着嘲笑顿顿。
同一天,抖音大盘整体GMV环比下滑11%,美妆、食品两大品类转化率跌到3%以下,连李佳琦也在后台群里吐槽“流量贵得离谱”。
换句话说,顿顿撞上的不只是个人短板,还有行业冷风。
细看数据更扎心。
顿顿直播间的350万观众里,有42%来自东方甄选导流,停留时长却只有董宇辉首秀的一半。
观众不是没进来,而是没留下。
平台给的免费流量窗口期只有30分钟,一过就断崖式下跌,像极了临时抱佛脚的高考冲刺。
再对比供应链。
董宇辉单飞时带走20人的选品团队,直接对接品牌方,佣金谈到15%以内。
顿顿这边临时搭班子,议价权弱,同款五常大米比别人贵3块,弹幕里“割韭菜”刷屏。
价格没优势,情怀牌也失灵。
东方甄选自己也不好过。
2025财年Q2财报显示,自营品占比从38%涨到52%,看似自救,实则毛利被物流和库存吃掉。
最惨的是卫生巾新品,首批20万箱在仓库躺了45天,动销不到三成。
主播出走后,平台只能靠补贴拉新,每拉一个下单用户成本高达68元,比一年前翻了一倍。
行业里更微妙的信号是,抖音开始把流量往店播倾斜。
品牌自播GMV占比悄悄涨到34%,达人带货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意味着个人IP的黄金时代正在关闭,平台不再需要第二个董宇辉,而是需要一千个能稳定出货的小号。
顿顿的1200万,其实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主播对平台的真实依赖度,也照出了观众越来越精的算盘。
当“全网最低价”成为唯一信仰,知识型带货的滤镜自然碎一地。
想翻身?
先把直播间当成便利店,而不是讲台。
选品砍到全网底价,用9.9的引流品把停留时长拉到2分钟以上,再用福利款做复购。
别急着讲文化,先让观众占到便宜。
至于东方甄选,要么咬牙把自营品做成优衣库那样的基本款,要么干脆转型做供应链服务商,给中小主播供货抽佣。
说到底,直播电商的牌桌已经换了玩法。
个人英雄主义退场,拼的是组织效率。
顿顿的挫败不是终点,只是提醒:单飞之前,先确认自己到底是翅膀,还是风筝。
来源:轻松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