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柳州有个十五中的初二学生,今年暑假干了件挺特别的事。她自己坐火车去了陕西茂陵,跑到霍去病墓前放了一封手写信,信上写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回来后老师让她在班上读信,教室里连根针掉地都听得见。
广西柳州有个十五中的初二学生,今年暑假干了件挺特别的事。她自己坐火车去了陕西茂陵,跑到霍去病墓前放了一封手写信,信上写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回来后老师让她在班上读信,教室里连根针掉地都听得见。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女孩叫小袁,本来就是个普通学生。不过她从小喜欢看《史记》,尤其佩服霍去病。上初一时候历史课讲到这位将军,她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后来没事就翻书,还写过两千字的小说,假装自己穿越回去看他打仗。
那封信她是坐飞机去西安时写的,花了四十分钟。工作人员说字写得工整,内容也实在。到了墓前她反倒紧张了,还是妈妈鼓励才放好信。结果自己眼泪就下来了。
回学校后老师让她讲经历,教室里没人说话。小袁说大家的点赞不是给她,是给霍去病的。她说现在的年轻人不该只追娱乐明星,应该看看古代英雄。霍去病十八岁带兵打匈奴,二十四岁封狼居胥,这才是该追的星。
这事传网上后,很多人开始讨论。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直播网红、流量明星,但真有几个关心历史人物?小袁选了个两千年的人当偶像,就因为人家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霍去病墓前有个石雕,马踏匈奴。小袁说站在那底下时,感觉离历史特别近。她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表达下自己的敬意。后来有人问她为啥这么认真,她说课本里那些名字不应该是死的,得让它们活过来。
其实这事也简单,就是个姑娘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偏偏就这么触动了别人。现在回过头看,原来课本里的故事真的能影响现在的年轻人。至于那些点赞和关注,小袁觉得不过是大家心里的想法终于有人说出来罢了。
8月29号那天,全班沉默的理由或许大家都懂。毕竟课本上写着的不只是名字,还藏着无数可能性。这姑娘只是用行动证明了,历史从来不止存在于纸页上。
来源:初晴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