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股票复盘:赛分科技(688758)GLP-1填料销售额同比增长177.5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7:46 1

摘要: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赛分科技报收于19.37元,较上周的20.15元下跌3.87%。本周,赛分科技8月25日盘中最高价报21.08元。8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19.17元。赛分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80.67亿元,在化学制药板块市值排名70/150,在两市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赛分科技报收于19.37元,较上周的20.15元下跌3.87%。本周,赛分科技8月25日盘中最高价报21.08元。8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19.17元。赛分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80.67亿元,在化学制药板块市值排名70/1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274/5152。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GLP-1领域填料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3,009.00万元,同比增长177.51%。来自机构调研要点:扬州二期工厂预计2026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产能。来自公司公告汇总:拟补选倪灏(HAO NI)先生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研发人员115人,占员工总数27.71%。来自机构调研要点:海外业务布局推进,计划建设美国填料生产基地。

问:从今年的订单趋势来看,下游药企的需求是否正在发生变化?答:下游药企的需求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业务增长主要来自项目推进至临床后期或商业化阶段带来的自然增长,以及国产化替代带来的增量。生物医药板块表现亮眼,带动公司业务稳定增长。

问:国内药企目前对于填料的需求趋势如何?答:龙头企业如甘李药业、信达生物、复宏汉霖等普遍提前布局国产化替代。Biotech企业研发能力强,产能规划不急迫,国产化率较低,但对优质国产填料持开放态度。公司可支持其国际化发展,通过海外产能复制保障长期供应。

问:公司预计明年会有多少项目?答:公司与多家大客户合作,在手项目储备丰富。但由于生物医药市场不确定性高,且填料与终端市场存在距离,具体项目数量难以准确预测。

问: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答:抗体业务稳定增长,胰岛素及GLP-1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重组蛋白业务因客户采购周期影响未显著增长,但重点项目持续开展,预计后续将恢复增长。

问:公司工业纯化收入结构及未来预期是怎样的?答:按应用领域分为抗体、胰岛素/多肽/GLP-1、重组蛋白和其他。抗体领域实现快速增长;胰岛素/多肽/GLP-1领域同比增速超100%;重组蛋白领域因复购订单未落在上半年,增速下降。未来更多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将带来更稳定收入。

问:美国赛分的分析色谱产品在欧美市场与其他同业公司的竞争态势如何?市场份额是否有升?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司在美国拥有完整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是分析色谱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唯一中国企业。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与Thermo Fisher、Tosoh、Waters形成有效竞争格局。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包括完整产品线、技术研发能力、新产品持续推出、顶尖研发团队、全球累计客户超5,000家,涵盖80%以上大型药企。

问: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答:海外业务重心在欧美市场,已在美国设立子公司赛分生科拓展市场。增长依赖技术驱动而非国产替代。正调研未满足的纯化需求,部分涉及新产品开发,市场培育周期较长。同时布局海外产能建设,未来将专注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竞争力。

问:扬州二期工厂建成后折旧摊销是否会拉低公司毛利率?答:产能扩大将带来规模效应,显著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推动毛利率提升。尽管新增折旧等固定成本可能限制提升幅度,但总体对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问:扬州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是多少;扬州二期工厂建设进度如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如何。答:扬州工厂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扬州二期工厂预计2026年底建成,建成后将结合客户需求逐步释放产能。海外填料生产基地也在规划中。2025年上半年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问:公司研发团队配置情况,研发人员专业背景如何?答: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115人,占员工总数27.7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3.92%,本科及以上占比87.83%。团队涵盖色谱科学、材料科学、蛋白工程学等领域。在中美两地设有研发中心,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技术创新能力。

问:目前国内下游包括大分子以及小分子领域客户需求恢复趋势?答:公司填料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下游客户需求呈现恢复增长趋势,在国产替代推动下增长动力充足。抗体类新药项目是国产替代主要应用领域,商业化变更机会增加,带来重复采购订单。GLP-1、多肽领域因市场爆发,收入增长明显。胰岛素集采提升成本敏感度,增加国产填料替代机会。双抗、ADC、血液制品等方向临床项目丰富,未来有商业化放量潜力。

问:结合上半年的业绩,各个领域增速如何,如何展望2025全年的业绩?答:预计公司未来将稳健持续成长。2025全年业绩趋势预计保持稳健增长。抗体和多肽领域同比均有较大增幅。

问:从财务端来看,公司Q2的营收环比Q1有所增加,利润率环比略有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主要因胰岛素和GLP-1领域毛利率低于抗体等其他领域。市场竞争加剧带来一定价格压力,但公司不依赖价格竞争,客户更看重生产稳定性、安全性及服务支持。

问:如何看待国内创新药BD趋势对填料行业的影响?公司在创新药发展的大浪潮下的机遇和挑战?答:1)市场需求增长:创新药项目增多,尤其进入商业化阶段后填料用量显著增加,带来广阔市场空间。2)加速国产替代:国内药企国际化加快,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提升,推动国产替代进程。3)推动技术创新:双抗等新兴疗法对填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4)促进定制化服务:BD模式多样化推动填料企业与CDMO、药企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5)加剧行业竞争:创新药发展吸引资本进入,填料企业增多,竞争加剧。

问:上半年海外收入的占比及增速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海外面临的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公司的优势有哪些?答:海外业务分分析色谱和工业填料两板块。工业填料处于起步阶段,需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以满足客户审计需求,当前正推进基地建设。分析色谱板块重点客户收入稳定,注重研发创新。主要竞争对手为Cytiva、Thermo Fisher、Merck KGaA。公司优势在于抗体、多肽等领域的技术平台完善,客户积累丰富,具备工艺开发、定制化产品等技术经验,提升对生物样品认知,并将综合应用于海外工业填料业务。

问:关税不确定的情况下,填料目前国产替代及出海的趋势是否有放缓?答:国产替代已成不可逆转趋势且将加快,基于供应链安全、性能无差异、价格优势和定制化服务能力。出海需以本土化公司服务欧美客户,公司规划在美国建立工业填料生产基地,以美国子公司为主体服务主要市场。

问:公司募投项目产能大幅扩张背后的依据?答:扬州一期产能利用率高。客户单次采购约1万升,若计划建设5个工厂,则未来单次采购可达5-6万升。扬州二期建成后将具备足够产能承接此类需求。

问: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等下游需求市场空间如何?所用到的填料产品有何差异?公司产品储备情况?答:重组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已进入产业化爆发期,驱动上游填料新增量。公司基于样品特性,开发并商业化多种粒径琼脂糖基质MMC复合模式填料,性能优越稳定,通用性强,适用于I型、III型、Ⅴ型、XVII型等多种亚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纯化,有望成为该细分领域核心供应商。

问:GLP-1下游需求如何?公司当前在该板块的业务情况以及未来预期?答:全球肥胖人口预计2035年超40亿,中国超5亿。GLP-1药物渗透率有望从不足5%升至2030年25%,催生国内800亿元、全球1600亿美元市场。公司依托Bio-C8(2)等核心产品,开发GLP-1药物纯化平台化工艺,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纯度、控制杂质、提高回收率。相关填料销售额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Bio-C8(2)和Generik MC-HIC Butyl系列产品销售额达3,009.00万元,同比增长177.51%。GLP-1药物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9月3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会议审议两项议案:一是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具体内容详见上交所网站披露文件;二是补选倪灏(HAO NI)先生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倪灏先生1973年出生,美国国籍,拥有南开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及美国多所大学硕士学历,曾任杜邦公司、IFF Health公司产品经理,现任Sepax Technologies,Inc.和Sepax Bioscience Inc.总经理。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通过员工资管计划间接持有34.0834万股。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黄学英主持,现场会议地点为苏州工业园区集贤街11号公司研发大楼一楼会议室。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