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反腐再曝新案——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哲栽了!这位深耕基层十余年的“地方大员”,在2025年3月突然被纪委监委带走调查,成为信阳继原市长尚朝阳、政协原副主席金平之后又一位落马厅官。
河南反腐再曝新案——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哲栽了!这位深耕基层十余年的“地方大员”,在2025年3月突然被纪委监委带走调查,成为信阳继原市长尚朝阳、政协原副主席金平之后又一位落马厅官。
1967年12月,周哲出生在河南某地普通家庭。这个从河南农业大学走出的农家子弟,1990年踏入仕途,从基层岗位干起,2012年当上商城县县长,一干就是9年。2021年调任罗山县委书记,主政两年后升任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地方立法与监督工作。看似顺风顺水的仕途背后,却暗藏权钱交易的阴影——纪委监委通报显示,其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担任县长、县委书记期间。
虽然具体案情尚在调查,但信阳近年反腐案例已勾勒出相似轨迹。前任市长尚朝阳被查出收受工程老板金条超50公斤、违规干预干部选拔,政协原副主席金平通过民间借贷非法获利千万。参照这些案例,周哲很可能涉及工程承揽、土地审批等领域的权钱交易。知情人透露,其在罗山县主推的某产业园建设项目,中标企业多次出现“围标”嫌疑,工程验收时被查出偷工减料却仍获拨款,背后或存在利益输送。
古语有云:“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周哲案再次警示——重点岗位长期任职易生腐败温床。要根治这类顽疾,需给权力装上“三重锁”:首先推行“阳光政务”,重大项目审批全程直播并保存十年追溯期,参考信阳市2024年建立工程招标“盲审系统”的经验,专家名单开标前半小时摇号产生;其次实施“熔断机制”,对主政超过五年的县级领导强制轮岗,切断利益链条;最关键的是建立“廉政家访”制度,上级纪委每年核查干部亲属从业情况,去年信阳某副县长因配偶违规经商被查处就是例证。
来源:善良晚风VsV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