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天后,他去查官方信息,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型号。8月21日,他索性拍了视频公开质疑,话里话外暗示是假货。
事情还得从7月底说起。
那天,老陈在嘎子哥(谢孟伟)的直播间,下单了一台699块的酷派手机。
几天后,他去查官方信息,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型号。8月21日,他索性拍了视频公开质疑,话里话外暗示是假货。
网友们立刻炸锅。嘎子哥当场回怼:“蹭流量!”
而到了8月25日,酷派官方终于出面回应,不仅确认机型,还火速上架同款。老陈当场被打脸,剧情瞬间推到高潮。
接下来的发展,比短剧还魔幻:老陈先强硬怒怼,转头连发道歉。直播间热度飙到6500人,是他往日的十倍。可没蹦跶多久,平台直接封了他直播间,理由是“刻意炒作矛盾”。
一场打假,最后变成了笑话。网友冷笑:“精准碰瓷啊?”“老陈又翻车了吧!”
反诈英雄,再一次跌倒在聚光灯下。
把时间往回拨到2021年。
那时候的老陈,还只是个普通刑警。
一夜涨粉181万,综艺邀约一摞摞,直播间人次破亿。有人打趣:“老陈一个人,把反诈宣传搞成了全民运动。”
那一年,他成了短视频平台的“反诈顶流”。
但风口来得快,麻烦也跟着砸下来。
2022年,有网友给他刷了333个嘉年华,价值超百万。老陈后来解释说自己把钱全额捐出去,还是被骂惨:“你是警察,怎么能收打赏?”
“捞钱警察”的标签死死贴在他身上。
不久后,他干脆辞职。对外说是身体和心理压力,外界却认定:这是提前布局,要转型做网红。
老陈自己承认,他在辞职前算过账:留在体制里干到退休,工资加养老金,大概能拿三四百万;可在他看来,互联网完全能赚到这笔钱。
结果呢?按照他自己晒出的数据,辞职两年后,年收入从133万掉到31万。
“我辞职的损失是300-450万,现在这辈子不一定能赚回来。”
当年信心满满的他,以为未来全在自己手里。现实却告诉他:那点所谓的“泼天富贵”,只是穿在身上的警服给的。
辞职没多久,他就栽了个大跟头。
那次他和一位女主播连麦,因为对方身材丰满,他竟顺嘴来了句低俗调侃:“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大吗?都是我吹的。”
这一句话,把他从神坛直接摔了下来。
“正义警官”的形象瞬间碎成渣,取而代之的是“猥琐中年”的骂名。评论区骂声一片,后来老陈自己说过,儿子在学校也被同学嘲笑:“你爸被开除了,还不正经。”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疯狂折腾:
拍短剧,自掏20万,还说自己被骗走3万编剧费;搞养羊、种人参、合伙眼镜店,全都以失败收场;直播里硬着头皮搞吃播、跳操,结果被骂“哗众取宠”。
人设崩塌后,所有努力都显得笨拙。网友们一句话总结他:“炒冷饭、没才艺、蹭流量。”
老陈自己只能苦笑:“以前穿警服,大家抢着连麦;现在脱了警服,喊破嗓子都没人理。”
现实远比网络更狠。
今年2月,他在网上发了条“全国求职协警”的视频,想借着自己的人气,帮地方继续做反诈宣传。济宁消防第一时间回应:“欢迎你来。”
那一刻,他眼眶都红了:“你们把我将死的心拉了回来。”
可没过多久,一通举报电话打来,机会又没了。
“连协警都做不成了。”
没有了体制内的铁饭碗,他只能死死抱住互联网。不播就没钱,播了又冷清。
这就是他的窘迫,也是他的焦虑。
比没钱更扎心的是,他想赚钱,却没能力;真能赚钱,又会被全网骂。
直播间冷冷清清;带货,被骂“公益变质”;晒出百万打赏捐款证书,又被指“装圣人”。
有一次,他直播卖日用品,还特意加了句:“买东西要小心假链接。”结果弹幕刷满:“公益人设崩了!”“老陈开始圈钱了!”
他气得关了评论区,可没多久又忍不住打开。字字句句,像刀子一样扎进心里。
他最心酸的一句话是:“大家是不是更喜欢我穷?”
是啊,网友们喜欢的,是那个不收打赏、不带货的“反诈符号”;可当他成了一个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时,大家立刻转身,不再买账。
想赚钱没能力,能赚钱不被允许。老陈被困在了一个“双重牢笼”。
三年前,大家追捧他,因为他代表了“正义”;三年后,大家群嘲他,因为他“不再完美”。
老陈不是没做过贡献,他破过案,也真心做过反诈。可一旦人们发现他也会焦虑、会出错,滤镜立刻碎掉。
不是老陈变了,而是围观者的心态变了。大家希望他永远是英雄,却忘了他只是个凡人。
如今,他还常常梦见自己穿着制服,梦见自己还是那个被尊敬的反诈警官。可一觉醒来,面对的只有冷清的直播间,他叹息:“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流量会凉,光环会碎。捧神容易,毁神更快。可在神化和唾弃之间,我们是不是该学着,容下一个真实的、会犯错的普通人?
来源:洛子帅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