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抽油烟机的轰鸣里,我正往蓝边瓷碗里盛小米粥。周敏端着空碗倚在厨房门口,碗沿一下下磕着台面,咚咚响得人心慌:"妈,这粥稀得能照见人影。"
抽油烟机的轰鸣里,我正往蓝边瓷碗里盛小米粥。周敏端着空碗倚在厨房门口,碗沿一下下磕着台面,咚咚响得人心慌:"妈,这粥稀得能照见人影。"
我抬眼时,晨光正透过纱窗筛在她脸上。眼尾的细纹比上个月又深了两道——自打社区贴出老房子拆迁能分三百万的公告,她看我的眼神就像看块烧红的炭,烫得慌又扔不得。
"大强昨儿加班到十点,多放把米能累着您?"她把碗往我手边一推,指尖绞着印碎花的睡衣带子。我低头蹭了蹭围裙,藏青底色的小雏菊是小夏去年寄的,她说旧布围裙做饭像老保姆,可我穿着倒觉得贴心。
"那房子是大强他爸单位分的,房本写的他爸名儿。"周敏突然压低声音,"您说要分小夏一半,大强能乐意?"
瓷勺"当啷"掉进粥锅,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围裙。小夏嫁去苏州五年了,女婿在物流开车,去年买房时跟娘家借了十万首付。大强在建材市场跑销售,周敏在超市当收银员,俩孩子一个升初中一个刚上一年级,都等着用钱。
"小夏小时候最乖,"我弯腰捡勺子,声音闷在台面下,"她爸住院那三年,下了班就往医院跑,擦身子端尿盆从没嫌过脏。大强那会儿在工地搬砖,一个月就来两回。"
周敏把碗重重搁在桌上:"那是您疼闺女!可法律上这房该是大强的,凭啥说分就分?"
我直起腰,后腰的旧伤抽着疼。去年冬天给大强家送腌萝卜,下楼梯摔了一跤,小夏坐了半夜火车赶回来,在医院守了七天七夜。周敏就来过一次,拎着箱奶站在病房门口:"妈您没事吧?小乐明天开家长会呢。"
"嫁出去的闺女就不是闺女了?"我扯了扯围裙带子,"小夏出月子那天,她爸非说要给外孙女取名字,拉着小夏的手直掉泪:'我孙女是奶奶的命根子。'"
周敏突然笑了,那笑声像针戳在我后脊梁:"行,等拆迁款下来,您要真转小夏一百五,我就带俩孩子回娘家。大强敢拦,咱就离。"
她摔门时,墙上的全家福晃了晃。照片里小夏抱着襁褓里的外孙女,大强搭着周敏肩膀,背景是老房子的红砖墙。那会儿周敏刚怀孕,说等孩子出生,要把老房子改成儿童房。
夜里十点,大强踢着皮鞋进家门时,我正蹲在客厅剥毛豆。他踢掉鞋往沙发上一瘫:"妈,敏敏说您要分小夏一百五?"
"你妹嫁得远,日子紧巴。"我把剥好的毛豆倒进塑料袋,"上次视频,外孙女盯着超市草莓看了十分钟,小夏咬着嘴唇把孩子拉走了。"
大强揉着太阳穴蹲下:"可那是爸的房!您忘了爸临终前说啥?'大强,咱家就你一个儿子,这房以后是你的。'"
毛豆"哗啦"撒了一地。老林头走的那晚,攥着我手说的明明是:"桂芳,小夏命苦,嫁过去没享过福。等咱走了,房子钱能分她点就分点。"
"你爸是心疼闺女。"我蹲下身捡毛豆,指甲缝里嵌着绿汁,"他就是嘴硬。"
大强"腾"地站起来,椅子腿刮得地板吱呀响:"妈,您是不是觉得我娶敏敏亏了?她没工作那会儿,您说'大强得养媳妇';她难产时,您在医院掉眼泪说'敏敏遭罪了';现在倒把亲闺女看得比儿媳妇重?"
我张了张嘴,说不出话。周敏怀孕时,我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擦汗喂粥;小夏坐月子时,我只寄了罐酱菜,因为要给大强家带小乐。
第二天早饭,周敏把离婚协议拍在桌上。我扫了眼,财产分割栏写着"婚后共同财产各分一半"——可他俩结婚十年,就攒了辆十万块的二手代步车。
"妈,您要真把钱给小夏,这婚就离。"周敏抱着胳膊,"我受够了当冤大头。"
我转身回屋,从衣柜最底层摸出个铁盒。生锈的锁芯转不动,我用指甲抠了半天才打开。里面躺着张泛黄的借条,大强的字迹还清晰:"今借周敏母亲王淑兰人民币捌拾万元整,用于建材市场店铺装修。借款人:林大强,2018年5月12日。"
"这...这是啥?"周敏凑过来,声音发颤。
"你妈走的那天,"我指着借条日期,"在ICU拉着我的手说:'桂芳,敏敏命苦,她爸走得早,我攒的八十万就当给大强的。等我走了,你们别为钱闹别扭。'"
周敏脸白了:"妈,这借条...我咋不知道?"
"大强说怕你担心。"我翻出一沓转账记录,"你妈走后第二年,大强就陆陆续续往你卡里打钱,说'这是还咱妈的钱'。可你每次都说'不用急,慢慢还'。"
周敏的眼泪滴在借条上,晕开一团墨迹:"我...我以为是大强自己攒的钱。"
"你妈走那晚,"我喉咙发紧,"拉着我的手说:'桂芳,敏敏脾气倔,你多担待。她不是图钱,是怕大强忘了她。要是哪天为钱闹矛盾,就把借条给她看。'"
厨房挂钟滴答响着,周敏突然蹲下来,把脸埋在膝盖里:"妈,我错了。我就是看小夏过得好,心里不得劲。"
我想起小夏上个月视频时的样子:"妈,您别老给大强家送吃的,我这儿啥都不缺。"她身后的厨房亮堂堂的,灶台上摆着新鲜草莓,外孙女趴在窗台上啃苹果。
"小夏过得好?"周敏抬头,"她上次视频说外孙女想吃草莓,转头就给小乐买了箱车厘子。"她抹了把脸,"大强,把借条收起来吧。"
大强从里屋出来,手里攥着拆迁协议:"妈,我签了,给您留二十万养老,剩下的我和小夏一人一半。"
我愣住:"你不是说..."
"昨晚翻了爸的日记本。"大强挠头,"他写'小夏嫁得远,我这当爹的,得替她多攒点'。"他蹲下来给周敏擦眼泪,"敏敏,咱不离了行不?小乐昨天还说想让奶奶做红烧肉。"
周敏抽抽搭搭笑了:"行,但得把借条烧了。"
"烧啥?"我抢过借条,"留着吧,等孩子们大了翻出来,就知道他们爸妈当年有多傻。"
傍晚小夏视频时,我把拆迁款的事说了。她眼睛亮得像星星:"妈,我给您买了台新洗衣机,明天寄到大强家。"
周敏凑过来:"小夏,你上次说的草莓,我让大强明早去早市买。"
小夏笑出了泪:"姐,我这儿有箱车厘子,给小乐留着。"
挂了视频,我坐在阳台上剥毛豆。风里飘来楼下炒菜的香味,是周敏最爱的糖醋排骨。大强在厨房叮叮当当地切葱,小乐趴在窗台上喊:"奶奶,我明天想吃红烧肉!"
铁盒里的借条被我压在相册底下,旁边是老林头的照片。他穿蓝布衫站在老房子门口,身后是我们种的月季花。照片背面有他的字迹:"桂芳,咱家人要和和气气的。"
现在想想,周敏那天摔门走时,我其实该追出去的。就像小夏生孩子那天,我该坐最早的火车去苏州的。有些事,等明白了再弥补,总有点晚。
你们说,这世上的妈,是不是都得等孩子们闹得不可开交了,才想起自己该当桥梁,不是裁判?
来源:西柚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