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第四届ATR国际挑战赛决赛在长沙成功举办。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白俄罗斯国立信息和无线电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多家单位组成的66支代表队参加初赛,通过线上比
为获奖选手颁奖。
红网时刻8月31日讯(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武鹏)8月31日,第四届ATR国际挑战赛决赛在长沙成功举办。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白俄罗斯国立信息和无线电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多家单位组成的66支代表队参加初赛,通过线上比测,共有17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
本届ATR国际挑战赛由自动目标识别(ATR)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八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国防科技大学试验训练基地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微波领域前沿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湖南省智能目标识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单位协办。
大赛聚焦智能感知、波形设计等前沿方向,设立了“算法比测引领目标识别智能变革”与“波形挑战助推雷达/通信能力升级”两大命题,通过组织全球范围内的算法竞赛与系统创新,推动目标识别与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跨界融合,共同应对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感知与通信挑战。
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形式进行,评审专家从汇报完整性、创新性、技术深度、应用前景等多个维度独立打分。总成绩由在线测试得分(占比70%)与决赛答辩得分(占比30%)加权得出。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及优胜奖7项。
来自中山大学的参赛选手张坤泉谈到,此次比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与高效沟通。在备赛过程中,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调试代码和优化方案不断进步,特别是指导老师的宝贵建议和队友间的思维碰撞,更让团队在协作中共同成长。
赛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范红旗在点评中表示:“ATR实验室是该项赛事的发起方和主办方,通过比赛一是搭建高水平国际竞技平台,弘扬‘瞄准高地、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激发青年学子创新灵感与颠覆性构想,助力成长成才;二是构建交流阵地,助推领域难题创新突破,促进国内外科研团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自2019年以来,该赛事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我们共同见证了它的成长成熟,特别是今年,该项赛事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单项赛道拓展至综合赛道,从算法挑战赛本身拓展到成果交流传播——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成长与进步。未来,ATR实验室将聚焦领域挑战性热点难题,抢抓智能化发展机遇,持续优化赛事流程,积极做好推广宣介,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赛事。”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