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但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缺口超百万。无人机操控、空域管理、通信保障等岗位开出高薪,却招不到合适的人,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2025年8月,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但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缺口超百万。无人机操控、空域管理、通信保障等岗位开出高薪,却招不到合适的人,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身边学无人机应用的同学,毕业直接进顺丰,起薪比我高一半。现在才明白,选专业真得看行业趋势,当初要是报了低空相关的,现在也不用愁找工作了。
低空经济突然火起来,不是偶然。这两年无人机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灾这些场景越来越多,背后是技术突破在撑着。宁德时代研发的高密度储能电池,让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程突破500公里,以前飞几十公里就得充电,现在能跨城运输了。
华为的5G-A通感一体技术更厉害,厘米级定位让无人机在密集城区也能安全飞,物流效率提上去了,岗位需求自然跟着涨。
但企业招人难,问题出在培养上。很多学校的专业课程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毕业连无人机实操都不熟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不一样,他们和美团共建了无人机配送实训中心,学生在校就能跟着师傅飞航线、处理故障,去年毕业生起薪8500元/月,比很多本科还高。这说明,企业要的不是成绩单,是能上手干活的人。
选专业不能只看名字好不好听,得看学校有没有真资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国家空天实验室直接开放飞行器设计实操,想搞研发的学生,这里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实在,无人机物流系统设计课程直接对接顺丰,学完就能参与项目,毕业进顺丰的概率比别人高一大截。
高职生在这个领域反而有优势。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农业植保专业,就业率98%,因为他们有山东省无人机协会的实训基地,学生天天在田里练播种施肥,企业来了直接签人。反观有些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太笼统,学生啥都学一点,啥都不精,到了岗位还得从头教。
未来五年,低空领域会冒出很多新职业。低空数据分析师,处理无人机采集的农业、城市数据,年薪25万+;eVTOL试飞员,参与飞行器商业化测试,月薪3万+还含飞行补贴。这些岗位不光看学历,更看技能组合,比如空域数字孪生工程师,得同时懂GIS和编程,单一技能根本拿不下。
现在报志愿的家长和学生,要是盯上低空经济,别只盯着热门专业名称。先查学校有没有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课程里有没有实操课时,毕业生都去了哪些公司。这些信息比排名更有用,毕竟毕业能快速就业、拿高薪,才是最实在的。
你会让孩子学这些专业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柳运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