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一入夏,后台就有家长问:“暑假带娃打流感疫苗会不会太早?万一秋天抗体失效了咋办?”作为陪娃闯过5次流感季的“过来人”,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关键问题,帮你避开“早打没用”“晚打排队”的坑。
每次一入夏,后台就有家长问:“暑假带娃打流感疫苗会不会太早?万一秋天抗体失效了咋办?”作为陪娃闯过5次流感季的“过来人”,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关键问题,帮你避开“早打没用”“晚打排队”的坑。
先明确答案:暑假打流感疫苗,一点不早,反而刚刚好。
很多家长担心“7、8月打了,11月流感高峰来了,抗体是不是就没了?”其实咱们想错了抗体的“保质期”。根据疾控中心数据,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保护效力能维持6-8个月。暑假7月接种,抗体能稳稳覆盖到12月、1月,正好接住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流感高发期,完全不用担心“提前失效”。
反而等9月开学、10月再去打,麻烦事可不少。一方面,开学后娃扎堆,幼儿园、小学容易出现流感“小爆发”,没抗体的娃很容易中招;另一方面,每年10月开始是接种高峰,社区医院经常要排队,有的时候还会遇到疫苗断货,想打都打不上。去年就有家长跟我吐槽,10月底带娃去接种,排了2小时队,最后被告知“儿童剂型没了,等下周再来”,结果等疫苗到了,娃已经先被同学传染感冒了,只能延后接种,白白担惊受怕半个月。
当然,也不是说暑假随便哪天真去打都可以,有2个小细节要注意,能让疫苗效果更稳。
第一,避开娃“身体不舒服”的时机。如果娃正在发烧、咳嗽,或者刚得了急性肠胃炎,最好等症状完全好转1周后再去接种。疫苗是靠激发身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起效的,生病时娃的免疫力正在“忙别的”,这时候打疫苗,可能会让不适感加重,也可能影响抗体产生效果。
第二,记得“全家一起打”。很多家长只盯着娃,自己却不接种,其实大人是家里的“流感传播纽带”——上班路上接触的人多,万一感染了流感,回家咳嗽、打喷嚏,很容易传给免疫力较弱的娃。去年我邻居家就是这样,爸爸出差回来得了流感,没注意隔离,结果先传染给妈妈,接着3岁的娃也高烧到39度,全家轮流遭罪。所以暑假带娃打疫苗时,建议爸妈、家里帮忙带娃的老人也一起接种,给娃搭起“全家防护网”。
最后想跟大家说,流感不是“小感冒”,对娃的影响比我们想的大。婴幼儿感染流感后,很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这些并发症,严重的还要住院治疗,不仅娃遭罪,家长也得请假陪护,既费精力又影响工作。而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公认最安全、最有效的预防办法,能让娃感染流感的概率降低60%以上,就算不幸中招,症状也会轻很多,恢复得更快。
今年你打算什么时候带娃打流感疫苗?是已经约好了社区医院,还是还在纠结时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计划,也可以分享下你往年带娃接种的小经验,咱们一起帮娃稳稳度过流感季~
来源:上进小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