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是段子,是真事儿。某地招50个辅警,结果来了2000多人报名,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清华北大的硕士,为了一个辅警岗位挤破头。
最近看到某地辅警招聘报名比例,我整个人都麻了。
985硕士抢着当辅警,月薪3000块,还要感恩戴德。你敢信?
这不是段子,是真事儿。某地招50个辅警,结果来了2000多人报名,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清华北大的硕士,为了一个辅警岗位挤破头。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新闻我是懵的。然后细想想。。。这背后的真相太残酷了。
先说个数据,今年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而市场上真正需要高学历的岗位有多少?
答案是:远远不够。
我一个朋友,某211金融硕士,投了200多份简历,收到的回复不到10个。最后去了一家小公司,月薪6000,还不如隔壁修车的师傅赚得多。
更离谱的是,现在连收银员都要求本科学历了。你说这不是学历通胀是什么?
学历就像货币一样,印多了就贬值。
以前中专生能干的活,现在要本科生。以前本科生能干的活,现在要研究生。这不是因为工作变复杂了,而是因为学历太多了。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技工缺口2000万人,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这就很魔幻了对吧?一边是技工月薪过万招不到人,一边是硕士生3000块抢着干。
我认识一个电焊工,初中毕业,现在月入2万+。而我那个金融硕士朋友。。。算了不说了
问题出在哪?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和市场需求完全不匹配。大家都想当白领,都觉得蓝领丢人。结果呢?白领岗位就那么多,蓝领却没人干。
市场不会因为你的学历高就给你工作,只会因为你有用才要你。
回到辅警这个事儿。为什么名校生都抢着当辅警?
稳定。
在这个经济下行、裁员潮一波接一波的时代,稳定就是最大的奢侈品。哪怕工资低点,但至少不用担心明天被裁掉。
而且辅警虽然不是正式编制,但好歹也算体制内啊。在很多人眼里,这比在私企当个什么经理都有面子。
我妈就是这样想的:“孩子啊,钱少点没关系,关键是稳定。”
但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把稳定当成唯一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
说到底,辅警热潮暴露的是三个残酷真相:
第一,学历贬值速度超乎想象。以前本科生是天之骄子,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也不稀罕了,博士生都开始焦虑。
第二,实用技能比学历更重要。会修车的比会写PPT的更吃香,会编程的比会背书的更值钱。
第三,年轻人的期望值和现实差距太大。都想要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稳定的环境。。。但现实是,这样的岗位就那么多。
时代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还用老思维玩新游戏,注定要吃亏。
那怎么办?继续内卷?继续考研考公?
醒醒吧。
真正的出路在于:重新定义价值。
不要再迷信学历了。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场缺什么,你就学什么。别管是不是体面,别管别人怎么看。能赚钱的技能就是好技能。
现在短视频火,你会剪辑吗?直播带货赚钱,你会销售吗?老龄化加剧,你会护理吗?
与其抱怨时代不给机会,不如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最后想说,辅警成香饽饽这事儿,看似是个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个认知问题。
什么时候我们不再把体制内当成唯一出路,不再把学历当成唯一标准,不再把稳定当成唯一追求。。。
什么时候这个市场才能真正健康起来。
学历还重要吗?重要,但没那么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你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价值。
来源:微客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