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在早期的周迅、章子怡等前代艺人,她们专业能力方面多被质疑,但是流量、综合实力远超前辈;比起90花、95花乃至00花,她们在流量之余,更多了许多有号召力的代表作。
85花能长红到现在的关键是“强女思维”,而非一句简单的运气
85花在娱乐圈似乎是最特别的一代。
比在早期的周迅、章子怡等前代艺人,她们专业能力方面多被质疑,但是流量、综合实力远超前辈;比起90花、95花乃至00花,她们在流量之余,更多了许多有号召力的代表作。
有人说,85花是赶上了好时候。
85花崛起于电视媒体时代的末期和互联网时代的初期,是内娱第一批真正意义上吃尽“流量”红利的艺人。
她们及其团队很早就理解了“数据即商业价值”的逻辑,通过一部部爆款剧集持续巩固自己的顶级流量地位,形成了“剧带人红,人带剧火”的良性循环。
细看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95花,大多都是因为古偶爆火的。
比如杨幂的《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赵丽颖的《花千骨》、《楚乔传》等;刘诗诗的《步步惊心》等。
85花最早指的就是杨幂、刘诗诗等女演员,后来出生于1985年到1990年的女艺人都被归入“85花”的行列,比如刘亦菲等。
她们占据了最能体现其商业价值、最能吸引核心粉丝的偶像剧市场,这条赛道虽然常被诟病,但却是流量和商业价值最快变现的通道。
如今年轻一代艺人大多走的都是这条路子,但是却多被诟病,反倒85花们靠着这条路爆火,走上了事业巅峰。
因此,许多网友总是习惯将她们的成功归于“运气”,但仔细看她们的人生轨迹和事业发展,不得不承认一件事:能让她们成功的是“强女思维”。
85花们的感情、家庭、事业等方方面面被曝光在大众面前,接受公众审视,基本都经历过全网黑、演技质疑、婚恋风波等重大危机。
可她们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又能绝地反击,靠的是强大的内核。
杨幂在2023年喊出“2024作品见”的话,但随后播出的三部作品都备受质疑,似乎这条转型之路走的异常艰难。
有人说,她2024年会不会喊话“2025作品见”了?
不过事实证明,她2025年播出的三部作品表现都很不错,分别是《酱园弄·杀夫案》、《长安的荔枝》和《生万物》。
面对公众质疑的时候,杨幂说:
被前夫刘恺威在公众场合形容为“保姆”,还吐槽“太商业”,杨幂也直接直言不讳“有些人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其实就是个......”
因为跟赵文卓合作过,当对方跟甄子丹口水战的时候,许多港圈艺人集体站队甄子丹,她却公开支持赵文卓,因此被港圈封杀。
经历过离婚等失意的事情,杨幂说自己如今更看中过程,因为结果都那样,她还表示如果男方看上自己的钱很好,因为“我有钱”。
被问会不会把前任当人脉,她直言“我才是那个人脉”。
之前的赵丽颖已经凭借《花千骨》、《楚乔传》等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记者还是会站在“男本位”的视角说:大家都羡慕你,可以跟霍建华、林更新等男神合作!
对此赵丽颖的回答是:羡慕我?应该羡慕他们吧,都跟我合作。
被问到如果和好朋友同时喜欢一个男人怎么办?赵丽颖的回答是“那个男人首先也有问题,是不是给好朋友释放了一些信号”。
当赵丽颖已经凭借《知否》、《风吹半夏》等作品站稳“实力派”的位置,在采访中直言“我就是很得意”。
林大厨和张亮做事拖拉,却总爱在厨房聊天,她总结的时候直接“炮轰”林大厨:你们做事老是走一步看一步,有时候觉得女人多的地方叽叽呱呱,但是你们男人多的地方也挺叽叽呱呱的。
还没火的时候,就多次表达过自己的野心。
出道很早又素有“神仙姐姐”之名的刘亦菲,在早些年遇到过很多关于感情或者感情戏方面的问题。
《非常静距离》主持人李静说“男人都喜欢女生眼神特空特纯净的感觉”,刘亦菲回答:我管他喜欢什么。
谣传被郎朗父亲看不上,刘亦菲在采访中回答:对我而言弹钢琴和弹棉花没什么区别。
唐嫣(1983年出生,但通常也被归到85花)和刘诗诗都在事业正好的时候选择结婚生育,低调着过自己的生活,因此备受质疑。
前者用了三年时间拍摄《繁花》,许多人不理解,就连粉丝也无法支持,面对媒体的时候她直言“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刘诗诗结婚之后就逐渐淡出,甚至有时候一年都不出来营业一次,对此她表示“这是每个人的选择”。
还有倪妮,凭借着《金陵十三钗》走入大家视线,不过作品后续乏力,在红毯上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她直言“我现在没有作品不好意思接受采访”。
包括留好录音反击渣男的毛晓彤、没有出圈作品却走到顶流的杨颖、凭借演技出圈的文咏珊等等。
可以这样说,在85花的身上永远能看到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此时的她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个性活泼张扬还是沉稳内敛,都是生机勃勃。
如今的85花早已超越了“演员”的身份,她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除了拍戏,她们深度介入时尚、综艺、代言、投资等领域。
同时当演技被广泛质疑的时候,她们又能很快拿出作品回击质疑,在不同阶段证明了自身的成长和坚持,稳住基本盘。
所以,回头看85花的成功——
我们必须承认,运气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她们赶上了内地影视行业爆炸式发展的黄金十年,赶上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的最好时代,这是历史的进程。
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奋斗。在同一时代出道的艺人浩如烟海,为什么能持续站在顶端的却一直是她们几个?
最核心之处在于她们的“强女思维”。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