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厦门“跨岛发展”的蓝图中,BRT快5路如同一道飞架东西的银龙,自思明区前埔枢纽奔腾至同安枢纽,以往返78公里的轨迹串联四区,成为国内实现“岛内高架+岛外专用道”全封闭路权的跨海快速公交。
在厦门“跨岛发展”的蓝图中,BRT快5路如同一道飞架东西的银龙,自思明区前埔枢纽奔腾至同安枢纽,以往返78公里的轨迹串联四区,成为国内实现“岛内高架+岛外专用道”全封闭路权的跨海快速公交。
2015年开通至今,它以环保基因、高效运力与山海交融的风景线,诠释着厦门公共交通的创新与温度。
快5路全程设24座站点,自岛内东部核心前埔枢纽启程,穿越湖里区商务腹地,经集美大桥跨海揽胜,终抵同安产业新城,成为厦门唯一横贯思明、湖里、集美、同安四区的BRT干线。
其运营时间(双向首班6:10、末班21:15)与高频发车(高峰5-6分钟/班,平峰7-15分钟/班),日均承载超万人次通勤需求,将两小时陆路行程压缩至75分钟。
线路设计暗藏巧思:
前埔枢纽站:与快3、快6、快9线同台换乘,辐射会展中心商圈与滨海旅游带;
蔡塘站:接驳地铁2号线,实现“BRT+地铁”立体换乘,激活东部居住区人流;
T4候机楼站:无缝衔接高崎机场,空陆联运效率居全网之首 。
2015年8月1日,快5路以7辆调剂车辆开启试运行,三个月内日均客流即破万;
同年11月1日,25辆国V排放标准新车全线投运,成为厦门公交绿色革命的里程碑。
这批搭载LED动态线路牌的环保车辆,较旧车型减排30%-50%,至今仍是“厦门蓝”的守护者
运力升级更见证城市脉动:
车辆倍增:
从试运行临时调剂的9辆车,扩充至25辆专属车队;
班次加密:
高峰发车间隔从15分钟锐减至5分钟,运力提升300%;
智能服务:
车内实时播报到站信息,站台LED屏预告到站时间,精准如轨交 。
快5路的魅力在于移步换景的视觉叙事:
岛内段:掠过洪文站市井早点摊的烟火,蔡塘站外现代化楼宇的玻璃幕墙折射晨光;
跨海段:飞驰集美大桥时,左侧是碧海白浪的杏林湾,右侧是机场跑道上银鹰起降的动感弧线;
若说风景是馈赠,民生温度则是底色:
全程1-4元分段票价(E通卡9折),农民工用一枚硬币即可从同安工厂直达岛内医院;学生持卡每日往返学堂与家园,通勤成本不足一杯奶茶。
快5路以多枢纽锚点强化全网效率:
前埔至蔡塘段:
与快1、快2线共轨,乘客无需下车即可切换岛内南北向线路;
T4候机楼站:
可同台换乘快1、快2、快6线,10分钟接驳机场航站楼;
官浔站:
预留地铁4号线接口,未来可实现“BRT-地铁”零距离换乘。
这种“同台换乘+路权封闭”模式,使快5路成为厦门BRT“一次成网”体系的黄金拼图,日均联动换乘客流占总量三成 。
当暮色浸染集美大桥,快5路的红色车灯在滨海西大道连缀成星河。
它不仅是通勤工具,更是厦门“环湾发展”的流动见证——从岛内CBD的璀璨到同安新城的崛起,从机械效率到人文关怀,这条78公里的银龙始终在速度与温度间寻找平衡。
正如BRT高架上镌刻的城市箴言:“飞驰,但不遗忘每一寸土地的温度。”
来源:厦门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