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局鏖战,孙颖莎/蒯曼以11-6、11-9、9-11、13-11锁定3-1胜利,其中第四局在5-10落后时连救5个局点完成惊天逆转,为球队拿下关键一分。
8月30日,乒超第三阶段女团对决,孙颖莎携手深圳大学队友蒯曼出战双打,迎战黄石华新由韩国外援申裕斌与韩菲儿组成的跨国组合。
四局鏖战,孙颖莎/蒯曼以11-6、11-9、9-11、13-11锁定3-1胜利,其中第四局在5-10落后时连救5个局点完成惊天逆转,为球队拿下关键一分。
首局两人迅速进入状态,凭借高质量进攻早早建立优势,11-6先声夺人。第二局虽被追至8-7,但关键分连得2分,11-9扩大战果。第三局对手暂停调整后气势回升,孙颖莎/蒯曼9-11惜败。第四局战况白热化,5-3领先后连丢7分陷入绝境,孙颖莎/蒯曼却爆发惊人韧性,5-10后连得6分反超,最终13-11完成翻盘。
黄石华新此前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山东鲁能,申裕斌状态正佳,但双打配合生疏,韩菲儿个人实力差距明显,难挡国乒王牌组合。接下来蒯曼将在单打直面从未战胜过的申裕斌,胜负悬念待解。
16岁那年,全美花滑新人组冠军朱易在放弃美国国籍文件上签下名字,放弃百万年薪、哈佛入学资格及在美16年所有荣誉,只因一句“我只为中国而战”。
2002年生于加州高知华人家庭的她,7岁与花滑结缘,天赋惊人,2018年以领先第二名35分的绝对优势夺冠,被美媒誉为“未来之星”。面对美方利诱与威胁——取消冠军头衔、剥夺荣誉、暗示家人安全——朱易与父亲朱松纯(斯坦福、哈佛教授,始终坚持中国籍)坚定推进国籍转换,2019年正式成为中国运动员。
回国之路并非坦途:训练体系差异、右脚冰刀重伤、2019世锦赛第27名、北京冬奥团体第10、个人第27,伴随成绩起伏的是网络暴力与“关系户”质疑。朱易以732.60分选拔赛第一回应争议,公开评分细节平息舆论。2025年,她已是北大心理学本科生,立志用所学帮助运动员对抗压力,并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公益。她的选择带动了谷爱凌、林珊等9名归化运动员为中国摘牌,也促使中国出台《冰雪运动归化运动员管理办法》。从“冰上蝴蝶”到心理研究者,朱易用行动兑现了“为中国而战”的誓言,成为海外华裔身份认同的标杆。
来源:不凡春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