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年,侄女高考完,小心翼翼地问我:“奖励我的爱马仕包什么时候买啊?”
我休假回国待一个星期,直接拖着行李和一堆礼物去了我哥家。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侄女看我还没要走的意思,居然主动说:
“姑姑这是我家,我想一个人睡。”
“你那么有钱,你还是出去住酒店吧。”
第二年,侄女高考完,小心翼翼地问我:“奖励我的爱马仕包什么时候买啊?”
我淡淡回了一句:“去年回国住酒店花光了。”
……
暑假我有一周的休假,第一反应就是回国看家人。
想着侄女也放暑假了,正好可以带她出去玩。
她现在读高二,我一想到她,心就软得不得了。
她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虽然这些年我人在国外,但对她我几乎是有求必应。
我拖着大包小包进了我哥家,每个人都有礼物。
哥嫂早布置好一桌丰盛的菜,见了我一边念叨我乱花钱,一边不停往我碗里夹菜,生怕我吃不饱。
连好久没见的小侄女,都一口一个“姑姑”,甜得让人心软。
可到了晚上我提出和她睡,想聊些姑侄间的小秘密,她却皱着眉头拒绝了:“姑姑你这么有钱去住酒店吧。
我们家就只有两间卧室,我想自己一个人睡,毕竟,这是我家。”
那一刻我愣住了,尴尬一下涌上心头。
嫂子连忙打圆场:“欣欣你别这么说,这是你姑姑啊。”
又赶紧安抚侄女:“菁华,你别把她话放心上,孩子就是想要自己的空间了。
你小时候和你姑姑多亲啊,当时你要去住酒店还不肯呢,非要缠着她一起睡。”
接着她又往外解释房子不够大:“我和你哥也没本事,就买得起这两室一厅,要是买得起大房子就好了,不用让你去住酒店。”
说着还喊人:“老公,快出来送菁华去住酒店,你怎么一点儿不积极。”
我哥听了赶紧出来,急忙表态:“我怎么不积极了?这是我亲妹啊,就算半夜也要送她去酒店的。”
我在一旁强挤出笑:“其实我酒店已经定好了,我们现在过去。”
说得那副模样,像是这一切都无所谓。
去酒店的路上我心里乱成一团,五味杂陈。
哥一路不停讲我们小时候的趣事,动情处还说他就我一个妹妹,以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会在我身边。
我看着他开车的侧脸,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和记忆里那个天天陪我上下学、在我被欺负时把我护在身后的少年模样差得远。
他说的话我听着,笑着点头,但心里清楚,这样的感情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表面的和睦还在,真正的贴心已经不在了。
到了酒店,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我才慢下来想自己的事。
刚怀侄女那会儿,她像个糯米团子,白白嫩嫩,娇小可爱,我疼得不行。
那些年在外读书、工作,虽然不常在身边,但每次回国我几乎都是贴心准备,想着要给她最好的。
可越长大,和家人的距离反而越拉越远。
她一句“这是我家”,像把刀子一样刻在我心里,让我意识到,有些温暖是你给不来的,哪怕你愿意。
我在家里的存在,差不多就像个替代版的德华一样。
寒暑假一到,嫂子就迫不及待把孩子丢给我,带着我哥两人出去过二人世界。
我呢,一个未婚未育的小姑娘,竟然早早得了所谓的“产后抑郁症”。
听起来荒唐,但那段日子我确实像带着孩子的人一样,整天疲惫又心软。
平时在学校里,我还觉得自己挺有几分姿色,可一把孩子抱在怀里,整个人就瘦成了别样。
那时候我总跟朋友开玩笑:平时的我还能看,带娃后的我谁看了都得沉默。
我把侄女当成自家孩子一样宠着,也常替她争着利——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我总要插上一脚。
嫂子生了女儿后,爸妈嘴上没明说,可暗里频繁念叨:“侄女一个人太孤单,要是有个弟弟就好了。”
这种话一说多了,嫂子的脸色就不太好。
我是看不下去,于是挺身而出替他们说话,说现在养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房贷、生活、养娃的压力都够大了,再生一个,不是把人逼死吗?
我妈听了立刻不乐意,撇着脸说:“你说那么严重,当初你生下来我也没掐死你,不也把你养大了!养一个不就行了,养两个不也一样吗!”
我耐着性子解释:“妈,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给口饭吃就行,可现在要花的钱和精力太多了。你老这么讲,我嫂子会很难受的。”
我还提醒她,那会儿嫂子生孩子你都说身体不舒服,不但没去照顾她做月子,后来更是没帮忙带娃,你以为她会乐意再生?
原本好心劝说,在我妈眼里成了我仗着书念多了开始教她做人,觉得我不让哥生儿子是别有用心。
她把我骂了一顿,气得好长时间没接我电话。
哥嫂知道这事后倒是感谢我,毕竟自那以后爸妈再也没催他们生二胎了。
我侄女才保住了独生的身份。
我总是忍不住回想她小时候的样子,白白嫩嫩的一团,抱着她睡时她紧贴着我,那种被依赖的感觉让人心融化。
后来大了,有人问她最爱爸爸还是妈妈,她脱口就说最爱姑姑。
那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像个亲妈似的。
可事后发生的事,让我心凉了。
某次我回家,侄女对我说:“那是我家,你去住酒店吧。”我楞住了。
哥嫂也没有制止她,就那么听了。
那一刻,我知道某些关系再亲也有界限。
想了整整一夜,我终于想通了。
大学毕业后我出国读研、读博,工作也一直在外面这么忙。
这些年我和家里的联系全靠汇款和节日发的红包来维系,平时最多是打个电话交代买个家电,想着以物质弥补当年没在身边的亏欠。
我以为只要有空常联系,那份亲情就能保住。
可慢慢地我发现,除了每次我打电话问要不要买东西时他们会露出笑脸,平日我想家的时候打电话回去,他们只是敷衍两句,说自己忙就赶紧挂断。
侄女也从一开始第一个接我电话,变成后面总找借口说学习忙,没时间接我的电话。
哥嫂倒是替她找借口,说她以我为榜样,要好好学习将来像我一样考上好学校、挣大钱给家里换大房子。
于是我也没多想,继续忙我的学业和工作,用钱去表达我的牵挂。
可心底那点被忽视的酸涩,时常在夜里悄悄发酵。
我还特意给侄女发了消息,叮嘱她别太焦虑,写了一大堆暖心又嘱咐的话。
不仅这样,我还给她找了个名师来辅导。
可现在回想起来,维系这段亲情的,好像一直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努力。
像爸妈,明知道我这次好不容易回国,却从来没主动问过我一句近况。
想通了之后,我才意识到,人长大后,要接受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未必像你想的那么爱你。
隔了两天,侄女大清早给我打电话,问我醒没醒。
她说话的语气一下子又回到从前那种热络,听着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多想了。
青春期的女孩本来就很注重自我意识和隐私,她有这些反应完全正常。
我这个大人,居然还跟小孩子较真,真丢人。
正当我准备把那些不愉快丢到一边,桑桑忽然转了话锋:“姑姑,你不是说要带我去旅游吗?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
她还兴奋得说,她已经跟闺蜜吹过牛,说我暑假会带她到处玩,购物车里一堆衣服都等着拍美美的照片。
电话那头满是期待,让我心里又揪了一下——也像一盆冷水,把刚才自我修复的情绪浇灭了。
我小心翼翼地留了个口子,说:“桑桑,这次恐怕去不了了,总部临时派我去考察国内分公司。”
话一出口,我就紧张得像压着一把刀,等着它落下。
没想到,桑桑先是一愣,然后态度骤变:“你既然办不到就别答应啊,话我都放出去了,你现在让我多丢人啊。”
“我讨厌你!”她猛地挂断电话。
挂了电话的瞬间,我竟然松了口气。
不知为何,那种被责备的轻松感让我有点愧疚,但也确实解脱了。
过了一会儿,嫂子给我打来,说桑桑挂了电话后一直在哭,问我发生了什么。
我把刚才说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她。
嫂子听了也有些意外,“啊,就不能换个人吗?你这好不容易休息,又让你去。”
她又说:“唉,桑桑为这次暑假准备了很久,这下去不成了,肯定会很难过。”
其实我知道桑桑准备得有多认真,攻略都是她发给我的,里面全是五星级酒店和餐厅,还有漂亮的衣服,唯独没写什么景点。
听嫂子这么一说,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接着嫂子又问:“这样吧,菁华,我也知道你工作脱不开身,你能不能把钱打给我,让我带桑桑去玩?这样她也不会伤心了。”
听到这里,我又凉了半截。
换作以前,我准会毫不犹豫答应。
可现在,心里的天平偏了。
我反问了嫂子一句:“你不是也要上班吗?”
嫂子急忙解释:“我那工作一个月才挣几个钱,这不是桑桑更重要嘛。
就怕她为这次暑假一直不开心,下学期就要高三了,影响学习,高考考不好怎么办。”
哼,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不问我酒店住得习不习惯,工作累不累,只顾着孩子。
我找了个借口躲开这事,说:“嫂子,现在大环境不好,你那工作要是没了,下次想找一份轻松又能顾家的活儿,可就不容易了。”
「我这边公司来电话了,先不和你说了。」
挂电话前,我还模糊听到侄女那头哭声更大了。
拒绝了嫂子之后,我看见侄女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堆消极的东西。
什么「说得好听算什么,做了才算」「被亲人上了一课」「没有人会一直爱你」之类的。
原本说好我回国后要天天做家乡菜给我们吃的哥嫂,也从那次之后就不联系我了。
一次也没叫我回家吃饭。
爸妈更夸张,知道后直接打电话来骂我,说无论如何都要让我把桑桑带出去旅游,说我自私,只顾着自己。
原来,就这么一次不顺从,就能被扣上自私、白眼狼的帽子。
他们也没有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他们,好像我回不回来都一样。
于是我一个人出门旅游,独自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心里也不再挂念家里缺了什么,爸妈的养老保险办没办,侄女的成绩怎样。
直到我出国,这一年里家里一个人都没给我打过电话。
到了次年,侄女高考完了,看起来考得不错。
是这一年来第一次给我打电话,兴冲冲地说:「姑姑,你不是说我要是考上985,就奖励我爱马仕包包吗?我估分了,985稳了。
我可以提前要我的爱马仕包包吗?」
那熟悉的撒娇声,好像我们这段时间一直有联系似的。
我漫不经心地答:「巧了,本来给你留着买爱马仕的钱,去年回国住酒店用完了。」
话音一落,那边先是愣了愣,然后语气开始急了:「姑姑,你还在为去年我让你去住酒店的事生气吗?至于吗?你一个大人犯得着和我一个小孩儿计较吗?哦,怪不得去年不带我去玩,原来那时候你就生气了。可是我一个小孩子,哪里懂那么多,你不舒服你就说出来啊,我怎么知道你们大人的世界那么多弯弯绕绕。况且,就算是去住酒店,哪能花得了那么多钱!」
倒打一耙,完全不提她那些暗戳戳的朋友圈。
我笑了笑,说:「桑桑,我不过是按你做的攻略上那个酒店去住的,怎么花不了那么多钱呢。」
她一顿,有点气急败坏,「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你就不怕你老了以后没人给你养老吗?」
我冷冷回:「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她恨恨地挂了电话。
接下来,平时很少给我打电话的家人,竟然开始把我的电话打爆。
理由无非是:别跟小孩子斤斤计较,人家高考刚结束;你又有钱,买就买了;你一个人单着,不要和亲戚搞僵了,以后老了会后悔的。
之前还说不是一家人的人,现在也成了亲戚,集体劝我。
反正我人在国外,电话多了我不接就是了,没人能把我劝动。
他们见我态度坚决,也就安静了一阵。
倒是桑桑,一直就想要那个爱马仕,还老给我发长长的小作文来道歉,里面夹着小时候的回忆。
读着读着,才发现她也记得我以前对她有多好。
可我一点都没动心。
她最后没办法了,竟然说把那当成是提前向我借的钱。
总之,她就是想要一个爱马仕。
我回她一句:别提前消费买自己负担不起的东西。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忠告。
我也不想她有了第一次就学会了靠别人惯着,久了就成了习惯,等到家里又要我来收拾烂摊子。
桑桑彻底死心。
她拿到985的录取通知书后,只是在朋友圈里发了条:我的未来,一片光明。
莫欺少年穷。
我就默默给她点了个赞,没多说。
这事刚过去不久,爸妈又给我打电话。
这回不是训我,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叹气,声音里全是无奈。
他们说嫂子和我哥要闹离婚。
不是出轨,也没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只是嫂子嫌房子太小,想换一个大一点的。
可两人手里没那么多钱。
我心里一清二楚,这些年爸妈那边的开销几乎都是我在承担,生病住院什么的我全出。
哥嫂那边给侄女请家教补课的费用,也一直是我在负担。
说白了,就算他们要换房子,爸妈肯定会竭尽全力支持,把养老金也掏出来那种,怎么可能真买不起房子?
我就问了句,那房子要多大,多少钱。
爸妈听我提这话还以为我能出点,声音里透着高兴:「他们看了一个五室两厅的房子,采光好,小区环境也好,那个地段也不错,就是贵了点,要五百万。」
然后就开始跟我算感情账,翻旧账:「还不是为了你,你嫂子一直念叨,要不是去年因为房间不够,让你去住酒店,你也不会做出后面那些事。
不是想着以后你回来,家里有你的房间吗?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的多好。
你和你哥血浓于水,有了困难就要互相帮助,等你这次帮了你哥,以后等你出了事,你哥肯定也会帮你的。」
我妈最后竟然说出那句老话:「你肯定也不想你哥和你嫂子离婚吧?你也不想看到这个家四分五散吧?」
我笑了。
先不说他们这口气真有够大的。
就说当初他们买现在的房子,本来就是为了侄女上学,特意买的学区房。
买的时候我哥就跟我说手头紧,在我面前叹气,说要是买不到那个小区,侄女就输在起跑线上。
那时候我哪里忍心看见侄女去不好的学校啊。
再说我以前也帮他们带孩子,他们对我一直很大方,所以我主动借给我哥二十万。
那钱是我从大学到研究生攒下的。
我平时没什么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琢磨怎么多赚钱。
也正是靠这套,我才能不靠家里人自己跑到国外读书。
哥对我感激得不得了,眼里都快要哭出来。
他跟嫂子跟我说,以后家里有我一间房,那是我永远的家。
来源:元宇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