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重。肠癌肝肺转移通常提示疾病进入晚期,可能出现多种严重症状,治疗难度大,多数预后不佳,但少数情况经综合治疗仍有较好控制机会。
肠癌肝肺转移,严重吗?
严重。肠癌肝肺转移通常提示疾病进入晚期,可能出现多种严重症状,治疗难度大,多数预后不佳,但少数情况经综合治疗仍有较好控制机会。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例63岁肠癌患者术后,未规范完成后续治疗,导致病情转移的报告。据知情人描述,当时患者仅完成一次化疗,随即被家属中断治疗,后续未进行任何治疗。
近期,这位患者因腹痛返院检查,结果发现肝、肺及淋巴结广泛转移。
这份融合病理、基因检测与影像学的综合报告,揭示了疾病快速进展的轨迹与后续治疗的关键方向。
病理报告显示原发灶位于降结肠及小肠,肠旁淋巴结转移率达40%(6/15枚),提示肿瘤已突破局部屏障。
免疫组化呈现矛盾现象:CDX2(+)支持肠源性肿瘤诊断,而CK20(-)则需警惕转移性肿瘤可能;Her-2(+)(需进一步荧光原位杂交确认是否扩增)。
Ki-67高达80%的增殖指数,提示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脉管癌栓的存在,为后续肝转移埋下了伏笔。
基因检测揭示MSI-H(微卫星不稳定)状态,这是肠癌免疫治疗的重要预测标志物。尽管未检测到KRAS/NRAS/BRAF突变(假设检测结果为阴性),但Her-2阳性若经FISH确认为扩增,可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术后仅接受单次化疗即中断,可能因早期治疗反应不佳或副作用不耐受,导致肿瘤在短期休养期内迅速复发转移。
影像学复查显示肿瘤呈现"多器官跳跃式转移"特征:肝脏弥漫性转移灶呈环形强化,符合肠癌肝转移典型表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最大径32mm),提示淋巴结转移灶已形成局部侵袭;双肺新增微小结节虽暂无法定性,但结合病史需高度警惕血行转移。少量腹腔积液反映肿瘤相关腹膜炎或低蛋白血症,需动态监测其变化趋势。
优先启动免疫治疗:基于MSI-H状态,推荐使用派姆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争取实现肿瘤退缩;
局部干预控制症状:对肝转移灶可行射频消融缓解疼痛,腹膜后淋巴结可考虑放射性粒子植入;
靶向治疗待确认:若Her-2扩增明确,可加用曲妥珠单抗;
支持治疗: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剂控制腹水,为抗肿瘤治疗创造条件。
来源:郭乃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