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非洲暗战:小米城市攻精英,传音农村修“庙”守江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4:53 2

摘要:小米2014年进印度,除了贡献大名鼎鼎的are you ok的梗,只用了三年就做到了出货量第一,那是爽的起飞。

各位大佬好,今天聊点小米海外捞金的故事。

如果问雷军这些年最后悔的布局是什么?我觉得是印度。

小米2014年进印度,除了贡献大名鼎鼎的are you ok的梗,只用了三年就做到了出货量第一,那是爽的起飞。

结果没想到,印度市场的玄幻程度超乎人类想象,2022年莫迪老仙罚了小米5.6亿人民币,又冻结了48亿人民币。

这什么概念?2022年小米利润一共是85亿,63%卡三哥手里了,就SU7加速度再给力,也冲不出印度这个外企坟场。

那咋办呢?

国内那么卷,出海不能停,小米盯上了另一个地方,非洲。

就前几天,小米一口气任命了多位非洲市场高管,并且宣布要加大资源投入,先给人再给钱,雷军没在印度OK起来,看样子想去非洲称王称霸了。

我们今天就来看,黑哥们的钱,到底应该怎么赚。

非洲手机市场,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后一块待开采的金矿。

为啥呢?

人多啊,15.5亿人口,还有极强生娃欲望堆出来的非常逆天的平均年龄,才19.4岁,太潜力股了。

可能有人说,非洲人穷啊。

没事儿,兜里有没有钱是一回事,舍不舍得拿出来花是另一回事。

比如源自非常穷的刚果的La Sape文化,那么热的天,饭都吃不饱,西装也必须穿出花。

再比如2019年利比亚总统来访问,为啥别的都不看,就专门去假发之都河南许昌谈脏辫假发的订单?愿意掏钱买嘛。

就非洲不都是短视频里的奥德彪,骑着二八大杠拉香蕉,66%的非洲居民还是有手机的。

你看,2亿人口肯尼亚,90%小生意都通过移动支付,靠的是华为提供技术支持做的M-Pesa,那你能出门不带钱包的前提就是,有个智能手机嘛。

所以国内有家你可能听过名字,但很少看过产品的牌子,叫传音手机,单靠非洲市场就吃的膀大腰圆,出货量全球排第三,江湖名号,非洲机王。

现在小米就是对机王下手了,《财经天下》有个报道,说小米内部成立了一个专门对打传音的战略组。

有没有效果呢?

2025年第一季度,传音营收是130亿,下降25.45%,而小米在非洲的销量涨了32%,市场份额提到了11%。

小米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小米在非洲,打高端了。

雷军在伤心地印度被上了两课,第一课,别信印度人,第二课,别卖太便宜。

说个不太好听的实话,任何刚起步的经济体,民间都会有种购物趋势,就,要能拿出来炫。

最好是一机在手,别人就想叫你V我50的质感。

咱们国家当年还有卖肾换苹果的故事呢,都一样。

小米十年前进印度也是这逻辑,要知道小米刚创立时在国内是有屌丝机的刻板印象的,去印度就憋着口气,花大力气打造中高端品牌形象,然后价格上又低于三星和苹果,所以快速起飞。

就,牌子上要有面子,钱包上又不太伤里子。

十年后,非洲开始进入当年印度的状态了,光有个手机不够了,要有牌面,要有逼格,要有logo,要有社交货币,要有身份归属。

不过光一个高端路线,解释力度不够,我们来看中国厂商的非洲争夺战和非洲保卫战,到底怎么打的。

传音手机当年是怎么发家的,就三个字,接地气。

第一招,把黑人拍成人。

全球人民都爱自拍,非洲人民更爱拍。

问题是,那年头主流手机拍出来的黑人脸都看不清,就一口白牙闪闪发光。

按台面上的说法是,传音专门采集了10万张非洲人像,建立深肤色人脸数据库,在硬件、软件和算法上积极创新,多年的研发积累形成了一套独特打法,成功解决了黑人自拍一团黑的历史性难题。

实际上,传音手机是开发了一套基于眼睛、牙齿,甚至衣领的定位技术,能识别出脸部轮廓了,然后在脸那个地方疯狂增白,加至少30%的曝光补偿,然后增加一个深色皮肤专属的滤镜,把黑巧克力变成奶油巧克力的感觉。

当然,具体手段不重要,反正是让东亚四大邪术的美颜进行了非洲化,这让传音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浪潮,销量大增。

甚至某种意义上,拍出来的黑帅哥黑美女,都为非洲生育率做了贡献。

第二招,四卡四代。

非洲国家的电信市场基本都是大乱斗,十几家运营商起步,每家费率都不同,所以传音弄了四卡四待出来,还一键切换SIM卡,哪家流量便宜就用哪家,哪家给补贴就用哪家,非常的贴心。

第三招,噪音制造。

非洲人的天然音乐感,不用多说了,传音手机根本不管公放扰民的问题,在手机里面使劲塞扬声器,就要做到一个目标,一个手机就能撑起一个广场舞。

第四招,超大电池。

非洲基建,以前真的一般般,很多地方每天固定停电4到8小时,所以全球手机都在追求轻量化的时候,传音手机反其道而行之,超大,超重,因为做出了21天超长待机来,比我当年的小灵通都猛。

而且不光是手机自己用电,这实际上就是个充电宝,还要能反充给其他电子设备。

第五招,定制皮肤。

不知道大家用手机上不上手机壳,我反正是用的,但非洲人用的不多,散热太难了,而且黑哥们手出汗的情况比我们严重,所以手机屏幕上加防汗功能,在其他地方最多是锦上添花,在传音手机就是决定生死的技术公关,就连液冷散热技术传音研发的都比其他厂牌早一点。

进一步说,背壳材质,坚固都可以放一边,先弄防滑。我还看到2016年,传音的电池后盖就上凯夫拉材质了,我真的是很佩服,在非洲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下,你是当护心镜在卖啊。

好,刚才列出来五大招,各位大佬感受到了,真的,传音很懂非洲市场,一年20多亿的研发费用,真不是白花的。

问题是,这些都是具体的功能,早一步用起来的确能抢占市场,但后发者追赶起来技术上难度不高啊,比如智能美黑,当年是神技,现在AI加持下就大家都有了。

更关键的是,先发优势,有时候会变成先发陷阱。

大家回忆一下,小米手机在国内,用了多少年才摆脱低价的印象的?

其实没那么远,2011年小米1发布,2019年红米才独立品牌,2020年小米10定价才冲到3999,基本用了十年。

传音手机是2021年才开始布局中高端战略,而在之前,传音的智能手机平均价格是454人民币,就,你在一百美元以下市场称霸太久,想要冲高端就难。

这就是消费者认知,没办法,因为太有性价比了,传音甚至被很多非洲人都以为是本土国民品牌。

做个不恰当类比就是,五菱宏光好不好?当然好,一代神车,但你五菱宏光出个ultra max版本,要50万,哪怕堆料足,技术牛,亏着本在卖,那开出去也还是五菱宏光啊。

小米就没这些历史包袱,红米,是来自神秘东方大国的轻奢品牌,商务精英专用,潮流达人必备,在中国,都是有实力的人采用的起。

你反复说这事儿,不断的砸宣发,就真有效果。

不信你看,小米还有款车,不需要搞清楚是手机企业造车还是车企造手机,就,保时捷手机哪怕是功能机,拿出去是不是都有面子。

当然,传音手机毕竟是混迹多年的地头蛇,还是有反击能力的。

传音手机在非洲最大的护城河,不在手机上,而在渠道上。

当年为了打三星,传音给出来的口号就是,有三星广告的地方,就要有传音广告。

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变了有墙的地方,就要有传音广告,贫民窟也不放过。

这也是有历史传承的,我之前做过新希望集团发家史,「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这种乡镇牛皮癣广告铺满了全国,实现了零距离的触达,传音用的也是这手。

但光有广告下沉不够,渠道也要下沉。

就非洲市场还不够成熟,大家更喜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感觉,传音这么多年打造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经销商系统,有大老板,也有夫妻店,你在沙漠部落都能找到「手机销售+手机维修+充电站+话费充值」的小店。

这就是非洲和同样新兴的中东市场不同的地方,中东市场人口聚集,非洲那真的是散的到处都是,你说电商,你说快递,就那个交通网络,靠不住啊。

为了铺这张网传音能做到什么程度?我看到一个资料,传音能贷款给夫妻店,不是你给我加盟费的逻辑,是我垫钱让你做生意的逻辑。

所以传音其实在非洲是有基建的,有自己的零售物流体系,有海量的销售小网点,甚至有个独立的售后品牌,专门修手机,非洲老铁可能搞不懂芯片的等级、游戏的性能、能不能拍清楚月亮,但搞得清楚手机我要看到了实物再付钱,坏了你要管修。

那小米现在做的是什么呢?

城市包围农村,先把购买能力强、物流相对成体系的城市市场给拿了,之后再用逼格势能往农村地区打。

大概逻辑就是,你想当村里最靓的仔,那城里人都用小米,你也了解一下。

不过这就需要砸大量的品牌宣传了。小米在国内做的很好的,是营销,这里营销是个中性词,比如雷军本人就自带话题度,其实有点马斯克一个人顶个营销部门的感觉,不过这招在非洲就不好使了。

所以小米大战传音手机,看点就在于,到底是农村反攻城市,还是城市渗透农村了。

最后做个总结。

看中国企业抢海外市场,不论谁胜谁负,挨打最多的还是外国手机厂牌。

除了三星,非洲市场基本都是中国手机品牌了,OPPO和荣耀也卖的不错。

国内市场该卷的还是要继续卷,不过偶尔去海外看一看,补贴补贴家用,挺好的。

只不过说出海不是简单的复制国内经验就能成功的,不嫌弃市场,多融入本地,那黑哥们就是第二增长曲线。

传音手机证明了,非洲也能当中国手机企业后花园,就看小米能不能挖掘出,更高端的溢价了。

各位大佬觉得呢?

来源:曹小灵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