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开幕,主论坛于当天下午举办。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中外嘉宾聚焦数字出版新路径、新图景、新生态作交流发言。
让书香与您常伴
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开幕,主论坛于当天下午举办。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中外嘉宾聚焦数字出版新路径、新图景、新生态作交流发言。
王庆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迎来机遇,但也面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等挑战,应积极构建“内容+平台+服务”的数字出版新模式。一是活化内容,让图书和课程相互驱动,提升资源开发、编辑能力和图书价值;二是延伸服务,让阅读与场景交替上升。出版人不仅要为用户提供非常的有字之书,还要通过场景营造为用户提供生动的无字之书,让用户在这个场景当中,感受文化魅力,激发文化兴趣,进而通过寻找图书来获得更多深入的阅读和学习,形成“场景—阅读”良性循环;三是筑牢平台,让资源和技术共同发力,实现精准分发、数据沉淀与产业协同,让优秀文化以更高的效率与更多元的方式触达更多用户。
小读者体验中州古籍出版社“我们的经典”融合出版传播项目。
陈炜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驱动出版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重构生产关系与产业形态的核心力量。在流程再造方面,中信出版利用夸父AI平台实现出版全链条数字化与智能化,显著提升效率,例如在选题评估、翻译审校、内容生成等环节大幅压缩周期。在内容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在图书设计、产品营销、内容互动等环节提供全方位赋能,构建互联互通的知识网络,提供定制化阅读服务。人才转型方面,编辑角色正向架构师、价值判断专家、全媒体运营者等转变,更强调数据敏感性与跨领域协作能力。服务焕新方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场景,以数据驱动实现知识内容量身定制与分层服务。
郭凯天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数字出版应“以人为本”,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倡导“人人可创作、人人可享有”。如阅文、QQ音乐、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依托AI技术等,降低创作门槛,赋能普通用户进行文学、音乐和小程序开发,并关注视障、听障等群体需求,推出无障碍剧场和低频音乐,弥补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助力中国出版“走出去”,正成为文化出海的新支点。2024年,阅文海外作品出版授权数同比增长了80%,新增3200部由AI翻译生成的小语种网文作品。腾讯借助AI翻译和本地化技术,推动网文、网剧和网游等文化出海“新三样”走向国际,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领域更应该强调韧性化发展方向,腾讯将数字出版视为一项事业而非单纯产业,致力于通过技术合作推动行业繁荣,为国家文化发展创造价值。
本届数博会上,腾讯集团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文化出海“新三样”吸引观众目光。
莎拉·阿巴思诺特
英国苏帕社首席商业和运营官
当前出版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英美市场尤其显著。2023年全球出版业收入达71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80亿美元,数字内容收入占比75%,电子书与有声书持续增长。德国出版市场也达20亿美元。结构性转变重新定义内容的获取、销售与发现方式,但同时面临人工智能影响、预算削减、元数据不统一及用户期望变化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出版商需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多样化收入来源、增强内容可发现性、采用多模态出版成为关键策略。她建议出版商应充分利用数据洞察用户需求,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增长。
王芳
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
当前出版业正面临“极点时刻”,数智化转型是出版业突破“极点”的关键。外研社拥有发展的三大支柱。一是出版管理升级,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增效降本、精准运营和风险管控,并强化数据中台建设;二是企业文化重塑,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数智化创新文化,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推动转型;三是数智人才培养,鼓励员工与AI“共舞”,充分提升数智素养,通过培训与实践激发创新。建议出版企业深耕核心优势、逐步构建自主能力、勇于实践并持续优化,以用户需求为锚点,在坚守知识价值的同时重构内容生产方式,持续扩大优质内容影响力,开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刘永坚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AI正推动出版业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赋能是打造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当前,AI在硬件、算法、算力和数据层面持续突破,为出版业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支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构建技术与产业协同的创新体系,采用需求牵引、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的科技供给模式;二是强化出版企业在产业创新中核心主体地位,筑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根基;三是将数据要素视为驱动产业升级战略性资源,着力打造安全高效可信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平台。此外,应把握产业边界重构机遇,推动出版与教育、科技、文旅等领域融合,构建智能知识服务新生态。
数传集团现场展示了“书脉”“书船”等AI产品。
朱里安·帕佩里耶
法国达高集团首席执行官
达高集团在文化休闲领域的业务有60%收入来自出版,涵盖漫画、儿童文学等,并拥有如《小屁孩日记》《蓝精灵》等知名IP。集团战略是从出版中孵化故事,并进行动画、游戏、游乐园等跨媒体开发。达高集团积极推动数字创新,推出数字阅读平台Izneo,成为法国第二大网络漫画平台。出版商需拥抱变革,善用技术,讲好故事以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集团注重数字出版20余年,目前20%收入来自数字渠道。数字技术能吸引年轻群体和创作者,需提升阅读舒适度、设备互操作性,并借助AI加速内容本地化与营销。内容平台应支持付费、订阅、免费等多样商业模式,加强与视听、游戏平台融合,保障创作者收益。
姜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以DeepSeek和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数字出版向纵深发展,催生新业态、新场景。数智出版深度发展,是一种全方位的更新,需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助力推动,实现内容结构、生产模式和结构性变革的全方位更新。其中,内容层面从知识传播走向数据传播形成“大信息观”,生产模式根本性转变形成“大传播观”,出版业结构性变革形成“大出版观”。应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实现成果直通、技术催熟与业态孵化,推动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并加强人才培养与绩效评价改革,激发出版业积极性,融入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与国际传播战略,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出版学科共建高校联合展上为观众介绍文创产品。
刘震云
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河南省文联主席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很多因素,但有一个因素是永远无可取代和忽略的,就是科技的因素。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词是大家更便于交流。交流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交流,才能知道别人是谁,自己是谁,取长补短,文明互鉴。数字的阅读和出版,来源于纸质阅读和出版,我是一个作者,交流对于一个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同一个人物,同一个故事、同一个情节、同一个细节,每个民族读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对于这本书已经没有用了,但是对于下一本书还是有启示、有好处的。不管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文字和文化是根基和根本。交流有一个非常便捷的手段,就是读对方民族的文字、文学和文化。
来源: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