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9岁的陈桂花坐在被告席上,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脸色苍白如纸。她紧紧攥着手中的纸巾,眼神满怀期待地望着法官。
广州市天河区法院第三审判庭内,空气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69岁的陈桂花坐在被告席上,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脸色苍白如纸。她紧紧攥着手中的纸巾,眼神满怀期待地望着法官。
原告席上,32岁的林雅穿着一身黑色职业装,神情坚决,目光中没有一丝妥协。她是陈桂花的大儿媳,也是今天这场官司的原告。
"经本院调查核实,现在宣读判决结果。"法官翻开卷宗,声音平静而严肃。
陈桂花屏住呼吸,心脏剧烈跳动。她相信法官一定会支持她,毕竟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关于被告陈桂花要求原告林雅履行赡养义务一案,本院认为..."
法官的话音刚落,陈桂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不...不可能..."她喃喃自语,随即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椅子上。
法庭内一片混乱,但林雅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究竟法官说了什么,让这位老人当场昏倒?
01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
那是个闷热的夏日,广州的空气湿润得像蒸笼。陈桂花住在越秀区一栋老房子里,这是她和已故丈夫留下的唯一财产。
"妈,您这体检报告不太好啊。"大儿子陈志强放下手中的化验单,眉头紧皱。他在一家外贸公司做经理,平时工作忙碌,难得回来一趟。
陈桂花摆摆手:"老了嘛,哪有不生病的。你爸走得早,我一个人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林雅从厨房端着汤走出来,轻声说:"妈,医生说您这血压有点高,需要长期吃药调理。我已经把药买好了,记得按时吃。"
"还是雅雅贴心。"陈桂花接过汤碗,神情却有些复杂。
这时,门铃响了。
"肯定是小华回来了。"陈桂花立刻放下汤碗,快步走向门口。
陈志华是陈桂花的小儿子,今年28岁,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啃老。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这个那个都看不上,总觉得委屈了自己。
"妈,我回来了。"陈志华进门就往沙发上一躺,完全不理会大哥大嫂的存在。
"小华啊,快起来,你大哥大嫂在这呢。"陈桂花赶紧给小儿子拿拖鞋。
陈志华懒洋洋地看了一眼:"哦,大哥大嫂好。"
林雅和陈志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这样的场景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小华,你也不小了,该考虑找个工作了。"陈志强忍不住开口。
"找工作?现在这环境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工作哪有那么容易找。 "陈志华翻个身,"再说我又没要你们养,有妈在就行了。 "
气氛瞬间变得尴尬。
陈桂花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小华慢慢找,不着急。志强你们工作忙,就别操心这些了。"
当天晚上,林雅和陈志强回到自己家里。
"你看你弟弟那样子,28了还在家啃老,妈也不说他。"林雅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我妈就是太惯着他了。 "陈志强叹气,"不过小华也是我弟弟,总不能真不管。 "
"不管?他自己都不想着独立,我们管什么用?"
夫妻俩为这个话题争论了很久。
02
一个月后的某个周末,林雅照例去婆婆家里。
她刚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劲。陈桂花满面红光,显得特别高兴,而陈志华也一反常态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神情兴奋。
"雅雅来了?快坐快坐。"陈桂花拉着林雅的手,"告诉你个好消息,小华有对象了!"
"真的?"林雅有些意外,"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个星期认识的,是个很不错的女孩子。人家父母说了,如果小华能在深圳买套房子,就同意他们结婚。"陈桂花越说越激动。
林雅心里一紧:"深圳的房子可不便宜,得好几百万吧?"
"是啊,所以我想..."陈桂花欲言又止。
这时陈志华接话了:"嫂子,我妈说要把她的存款拿出来给我付首付。反正她年纪大了,这钱放着也没用。"
林雅愣住了:"妈,您有多少存款?"
陈桂花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省吃俭用,加上你爸留下的一点,总共也就40万。"
"40万全给小华?"林雅的声音有些尖锐,"妈,您想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吗?万一生病住院怎么办?"
"有你们呢,我还担心什么?"陈桂花理所当然地说。
林雅感到一阵寒意。她和陈志强结婚五年,每个月都会给婆婆生活费,逢年过节更是大包小包地送东西。可是现在,婆婆要把所有积蓄都给小叔子,然后指望他们养老?
"妈,这件事太重大了,需要和志强商量一下。"林雅勉强维持着平静。
"有什么好商量的?"陈志华不耐烦地说,"这是我妈的钱,她想给谁就给谁。"
"小华说得对。"陈桂花点头,"雅雅,你别多想,妈不是偏心,只是小华更需要帮助。你和志强都有工作,用不着妈操心。"
林雅深深地看了婆婆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03
那天晚上,林雅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陈志强。
"什么?40万全给小华?"陈志强也震惊了,"我妈怎么能这样做?"
"她说小华更需要帮助。"林雅的声音带着讽刺,"志强,我现在很担心。你妈把钱全给了你弟弟,以后她的生活怎么办?医药费怎么办?"
陈志强沉默了许久:"我去跟我妈谈谈。"
第二天下午,陈志强来到母亲家里。
"妈,听说您要把存款全给小华?"
"是啊,怎么了?"陈桂花一边择菜一边说,"小华要结婚,做妈的当然要支持。"
"妈,40万不是小数目。您想过没有,这钱给了小华,您以后生活怎么办?"
陈桂花停下手中的活儿,看着大儿子:"志强,妈把你们养大,现在老了,你们不应该照顾妈吗?"
"应该照顾,但是..."
"没有但是。"陈桂花打断他的话,"小华还没成家,需要帮助。你们已经成家立业了,自然应该承担照顾妈的责任。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陈志强被母亲的逻辑惊呆了。感情在她眼里,大儿子就应该无条件付出,小儿子就应该无条件享受?
"妈,我不是说不照顾您,但您这样做太不公平了。"
"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你们都是我儿子,我疼哪个都是应该的。"陈桂花有些生气,"怎么,你是不想照顾妈了?"
陈志强无言以对。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他能说什么?
当天晚上,陈志强把和母亲的对话告诉了妻子。
"志强,你妈这是道德绑架。"林雅气愤地说,"她把钱全给小叔子,然后理所当然地要我们承担养老责任。凭什么?"
"可她是我妈..."
"我知道她是你妈,我也没说不照顾。但是这样做公平吗?小叔子拿走40万,什么责任都不用承担,我们承担所有照顾义务?"
林雅越说越激动:"你妈这是什么逻辑?有钱的时候给小儿子,需要照顾的时候找大儿子?"
04
三天后,陈桂花真的把40万全部转给了小儿子陈志华。
消息传出后,整个小区都在议论这件事。
"老陈家那个小儿子真是好福气,28岁还啃老,现在又拿了40万买房。"
"可不是嘛,大儿子大儿媳妇平时对老太太多好,现在钱全给了小儿子。"
"这老太太也是糊涂,把钱都给了不孝顺的儿子。"
林雅在小区里碰到邻居时,总是感到尴尬。大家都同情她,但这种同情让她更加愤怒。
更让她寒心的是,拿到钱的陈志华立刻就去深圳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妈,小华去深圳了,您知道吗?"林雅问陈桂花。
"知道啊,他去看房子,准备办手续。"陈桂花一脸高兴,"很快就能结婚了。"
"那您呢?他走了,您一个人在家,生病了怎么办?"
"不是还有你们嘛。"陈桂花理所当然地说。
林雅心里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妈,我想问您一句话,在您心里,我和志强是什么?是您的提款机吗?"
"雅雅,你这话说的,什么提款机不提款机的。你们是我儿子儿媳,照顾我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照顾,但不应该是这种方式!"林雅声音有些颤抖,"您把40万给了小叔子,让他去过好日子,然后把照顾您的重担全部推给我们。您觉得这公平吗?"
陈桂花有些慌了:"雅雅,妈不是那个意思..."
"不是那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林雅红了眼眶,"妈,这五年来,我和志强每个月给您生活费,逢年过节买东西,您生病了我们跑前跑后。现在您要我们承担全部养老责任,凭什么?"
"因为你们是我儿子儿媳!"陈桂花也有些生气,"难道我老了,你们就不管了?"
"我没说不管,但我拒绝这种不公平的安排。"林雅擦了擦眼泪,"妈,如果您觉得小叔子更需要帮助,那就让他来照顾您吧。"
说完,林雅转身就走了。
05
从那天起,林雅就没有再去过婆婆家。
陈志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作为儿子,他不能不管母亲;作为丈夫,他也理解妻子的愤怒。
"志强,你必须做个选择。"林雅说,"要么让你妈收回那40万,让小叔子也承担照顾责任;要么我们就彻底不管了。"
"雅雅,你别逼我。"陈志强痛苦地说,"她是我妈,我能不管吗?"
"那小叔子呢?他为什么就能不管?"林雅反问,"志强,你想想这五年来,我们为你妈做了多少事?现在她把我们当什么了?"
陈志强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陈桂花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高血压引发了心脏问题,经常感到胸闷气短。
邻居王阿姨看不下去了,打电话给陈志强:"小陈,你妈这几天身体不好,你们怎么都不来看看?"
陈志强立刻赶到母亲家里,看到她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
"妈,您怎么样?"
"志强,妈好难受。"陈桂花虚弱地说,"你们这些天都不来,妈以为..."
"妈,我这就送您去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说陈桂花需要住院观察一周,每天的医药费要好几百块。
"小华呢?"陈志强问。
"他在深圳忙着办手续,抽不开身。"陈桂花说这话时,眼神有些闪躲。
陈志强心里明白,小弟是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他给林雅打电话:"雅雅,我妈住院了,你能来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志强,我不是不想照顾妈,但这种情况下我去了,岂不是证明她的做法是对的?"
"那我一个人怎么照顾?我还要上班。"
"那让拿了40万的人来照顾啊。"林雅的声音很冷静,"志强,我不是恶毒的人,但我不能接受这种不公平。"
06
陈桂花在医院住了一周,陈志强每天都要请假照顾。公司领导开始有意见了。
出院后,陈桂花的身体还是很虚弱,需要人照顾。可是陈志华依然在深圳,音信全无。
"妈,您给小华打个电话,让他回来照顾您几天。"陈志强建议。
"他忙着结婚的事,哪有时间?"陈桂花说,"再说,照顾妈不是你们应该做的吗?"
陈志强终于忍不住了:"妈,您这话说得太不公平了。小华拿了您40万,连个电话都不打,您还为他说话?"
"那是我自愿给他的!"陈桂花激动起来,"他是我儿子,我疼他怎么了?"
"那我也是您儿子,为什么我就得承担所有责任?"
"因为你是大儿子!因为你有能力!"陈桂花理直气壮地说。
陈志强彻底被母亲的逻辑击败了。在她的观念里,大儿子就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小儿子就应该享受所有好处。
这天晚上,陈志强回到家里,发现林雅正在收拾行李。
"你要去哪?"
"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林雅头也不抬,"志强,我需要冷静一下。这样下去,我们的婚姻也要出问题了。"
"雅雅,你别走。"陈志强拉住妻子的手,"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怎么解决?你妈已经把40万给了你弟弟,这是既定事实。现在她需要照顾,你弟弟消失了,所有责任都推给我们。你告诉我怎么解决?"
陈志强沉默了。
"志强,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林雅停下收拾的动作,"如果你妈把40万平分给你们兄弟俩,或者让小叔子也承担一半照顾责任,我二话不说。但现在这种情况,我真的接受不了。"
"那我该怎么办?"
"让法律来解决吧。"林雅的声音很平静,"既然你妈觉得她的做法是对的,那就让法官来判断。"
两个月后,林雅真的把陈桂花告上了法庭。
消息传出后,整个小区都震惊了。儿媳妇告婆婆,这在当地还是头一回。
"太过分了,再怎么说也不能告长辈啊。"有邻居议论。
"我觉得这个儿媳妇有道理,老太太确实做得不对。"也有人支持林雅。
开庭这天,陈桂花穿着她最好的衣服,神情紧张但依然固执。她相信法官一定会支持她,毕竟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林雅坐在原告席上,神情坚决。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请原告陈述起诉理由。"法官说。
林雅站起身:"法官大人,我起诉的原因是被告陈桂花将其全部积蓄40万元给予小儿子,却要求大儿子承担全部赡养义务,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公平原则。"
"请被告进行答辩。"
陈桂花颤抖着站起来:"法官,我是她婆婆,我老了需要人照顾。她是我大儿媳,照顾我不是应该的吗?"
法庭上,双方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陈桂花的律师说:"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能因为财产分配问题而逃避责任。"
林雅的律师反驳:"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这个义务应该由所有子女共同承担,而不是转嫁给其中一方。"
法官开始调查取证。他们查阅了陈桂花的银行记录,证实她确实将40万元转给了小儿子陈志华。
更重要的是,法官还发现了一个关键证据。
陈志华在拿到40万后,确实去了深圳,但他并没有用这笔钱买房子,而是...
"现在宣读判决结果。"法官翻开卷宗。
陈桂花屏住呼吸,满怀期待。她相信法官会维护传统,支持她的观点。
"经本院调查核实,现查明以下事实:被告陈桂花将其全部积蓄40万元给予小儿子陈志华,声称用于购房结婚。但经调查,陈志华并未用此款项购房,而是用于偿还赌债,目前已无法联系..."
什么?赌债?
陈桂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法官继续说道:"根据调查,陈志华在拿到40万元后,并未如其所说用于购房,而是全部用于偿还在澳门赌博欠下的债务。目前其已离境,下落不明。"
陈桂花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
"本院认为,被告将全部财产给予一子,却要求另一子承担全部赡养义务的行为,违背了权利义务相对等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被告被其小儿子欺骗,40万元已被挥霍一空,小儿子已经失踪..."
"不...这不可能..."陈桂花喃喃自语,眼前开始发黑。
"综上所述,本院判决:驳回被告陈桂花的诉讼请求。原告林雅在被告进行公平财产分配或追回已给予财产之前,有权拒绝承担赡养义务。"
法官的最后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您的小儿子陈志华涉嫌诈骗,目前已被列为通缉对象。“
陈桂花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椅子上。
07
陈桂花醒来时,已经在医院里了。
病床边坐着陈志强,神情憔悴。林雅也在,但坐得比较远。
"志强...法官说的是真的吗?"陈桂花的声音虚弱得像蚊子叫。
陈志强痛苦地点了点头:"妈,我们已经核实过了。小华确实没有买房,那40万..."
"他怎么能这样对我?"陈桂花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是我的儿子啊,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他怎么能骗我?"
原来,陈志华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赌博,毕业后更是变本加厉。这次他编造了结婚买房的谎言,就是为了从母亲那里骗到钱还债。
拿到钱后,他确实去了深圳,但不是买房,而是想在赌桌上翻本。结果不但没翻本,还欠了更多债。走投无路下,他偷偷去了澳门,妄想在那里发财,结果越陷越深。
最后,40万全部输光,陈志华也因为无法偿还高利贷而不敢回来,最终选择了逃跑。
"妈,警察说小华可能已经出了国,短时间内找不到了。"陈志强艰难地说出这个消息。
陈桂花闭上眼睛,泪水不停地流。她一生节俭,好不容易攒下40万,本想着给小儿子一个好的开始,没想到最终却是这样的结果。
"我...我对不起你们。"陈桂花哽咽着说,"雅雅,妈错了,妈真的错了。"
林雅走到床边,轻轻拉住婆婆的手:"妈,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您要好好养病。"
"可是妈没有钱了,连看病的钱都没有..."陈桂花羞愧地低下头。
"妈,您别担心医药费的事。"陈志强说,"我和雅雅会想办法的。"
陈桂花抬起头,看着这对夫妻:"你们...还愿意照顾妈吗?"
林雅深深地看了婆婆一眼:"妈,我从来没有说过不照顾您。我只是不能接受不公平的对待。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就一起面对吧。"
08
出院后,陈桂花搬到了大儿子家里。
她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发呆。40万的损失是一方面,更让她痛苦的是小儿子的背叛。
"妈,您别太难过了。"林雅给婆婆端来热茶,"钱没了可以再挣,身体最重要。"
"雅雅,妈欠你一句道歉。"陈桂花握住儿媳妇的手,"以前妈糊涂,总觉得小华需要更多照顾,没想到他..."
"妈,您别说了。"林雅打断她的话,"小叔子的事不是您的错,您也是受害者。"
"不,妈有错。"陈桂花摇摇头,"妈太偏心了,总觉得你们条件好,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却忘了你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考虑将来。"
这是陈桂花第一次承认自己的偏心。
林雅眼眶有些湿润:"妈,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绝对的公平。我只是希望,如果您把财产都给了小叔子,那他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妈明白了。"陈桂花点点头,"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几天后,陈志强下班回家,发现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
"妈,您身体不好,别累着了。"
"没事,妈给你们做顿好吃的。"陈桂花回头一笑,但眼中还是有掩不住的忧伤,"妈这辈子亏欠你们太多,趁着还能动,多为你们做点什么。"
林雅走进厨房:"妈,我来帮您。"
"不用不用,你工作一天了,快休息。"
"妈,我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林雅拿起菜刀,开始切菜。
看着婆媳俩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陈志强心情复杂。如果当初母亲能够公平对待两个儿子,现在的局面会完全不同。
09
一个月后,陈桂花收到了一个包裹,寄件人是陈志华。
包裹里只有一封信,没有别的东西。
信是这样写的:
"妈,当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在很远的地方了。我知道我对不起您,对不起大哥大嫂。那40万我确实没有用来买房,而是用来还债了。我在澳门欠了很多钱,如果不还,那些人会找到家里。我不想连累您,所以选择了离开。
妈,我知道我不是个好儿子。从小到大,您对我太好了,好到我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习惯了伸手要钱,习惯了被照顾,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承担什么责任。
现在我知道错了,但是太晚了。我没脸回去面对您,也没脸面对大哥大嫂。我只能在这里向您道歉,请您原谅我这个不孝子。
妈,您要好好照顾身体,不要再想着我了。我这样的儿子,不值得您惦记。以后就让大哥照顾您吧,他比我强一万倍。
对不起,妈。
——您的不孝子志华"
读完信,陈桂花哭得泣不成声。
林雅和陈志强也都红了眼眶。不管怎么说,陈志华都是他们的亲人。看到他落到这步田地,心里也不好受。
"妈,您别太伤心了。"林雅抱住婆婆,"也许小叔子在外面能想明白,重新开始。"
"他还会回来吗?"陈桂花问。
"会的,他是您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想家的。"
陈桂花点点头,但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她知道,这个小儿子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10
半年后的一天,陈桂花正在小区里散步,遇到了邻居王阿姨。
"老陈,你现在看起来气色好多了。"王阿姨说。
"托雅雅和志强的福,他们照顾得好。"陈桂花脸上有了些笑容。
"你家雅雅真是个好孩子。当初我们都觉得她告你告得有点过分,现在想想,她做得对。"
陈桂花苦笑了一下:"是我当时太糊涂了。总以为手心手背都是肉,却不知道什么叫公平。"
"你小儿子还有消息吗?"
陈桂花摇摇头:"没有,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了。"
王阿姨叹了口气:"这孩子也是,好好的家不要,非要去赌博。"
"都是我惯坏的。"陈桂花自责地说,"如果当初我能公平对待两个儿子,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话不能这么说,你也是为了孩子好。"
"为他好?"陈桂花苦笑,"我以为给他钱就是爱他,却不知道这样反而害了他。真正的爱应该是让他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
回到家里,陈桂花看到林雅正在给她整理药盒。
"雅雅,你累了一天了,这些事我自己来就行。"
"没事,妈。我已经习惯了。"林雅笑着说,"您按时吃药,身体好了,我们就放心了。"
"雅雅,妈想问你一件事。"陈桂花犹豫了一下,"你恨妈吗?"
林雅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着婆婆:"妈,我从来没有恨过您。我只是不能理解您当时的做法。"
"妈现在明白了。"陈桂花点点头,"一碗水端不平,最终害的是所有人。"
"妈,您别总想着过去的事了。"林雅拉着婆婆的手,"我们现在过得不是很好吗?"
"是啊,现在挺好的。"陈桂花看着儿媳妇,眼中充满了感激,"雅雅,谢谢你没有真的不管妈。"
"妈,您是志强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照顾您是应该的,但这种照顾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陈桂花深深地点了点头。她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家庭关系不是单向的付出和索取,而是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11
又过了几个月,陈志强升职加薪了。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母亲改善生活条件。
"妈,我准备给您买个按摩椅,对您的腰腿有好处。"
"不用不用,妈现在有什么不够的?"陈桂花连忙摆手,"你们年轻人要攒钱,不要在妈身上乱花。 "
这话如果是半年前说,林雅可能会觉得虚伪。但现在,她知道婆婆是真心的。
"妈,您别省了。我们现在收入不错,让您过得好一点是应该的。"林雅说。
"真的不用。"陈桂花坚持,"妈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们过得好。至于妈自己,够用就行了。"
经历了这场风波,陈桂花彻底改变了。她不再理所当然地要求什么,也不再偏心任何一方。她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知足。
这天晚上,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关于家庭伦理的节目。
"这个儿子真不孝,为了财产连父母都不管了。"陈桂花感慨。
"现在这样的事情很多。"陈志强说,"所以说,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不能过分溺爱。"
陈桂花若有所思:"是啊,妈以前就是太溺爱小华了,总以为给他最好的就是爱他,结果反而害了他。"
"妈,您别再自责了。"林雅安慰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包括小叔子。"
"雅雅说得对。"陈志强点点头,"小华现在的处境是他自己造成的,和您没有关系。"
陈桂花默默地点了点头,但眼神还是有些忧伤。
作为母亲,她永远不可能完全放下对小儿子的牵挂。 但她也明白,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很难回头了。
1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年。
这一年里,陈桂花的身体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她开始学着帮林雅做一些家务,虽然动作慢,但很认真。
"妈,您歇着吧,我来就行。"林雅每次都这样说。
"妈能动就多动动,这样对身体好。"陈桂花笑着回答。
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某个周末的下午,陈桂花正在阳台上浇花,突然听到门铃声。
她透过猫眼一看,愣住了。
门外站着的,正是失踪了一年多的陈志华。
他瘦了很多,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很破旧。看起来就像一个流浪汉。
陈桂花的手开始颤抖,她不知道该不该开门。
"妈...是我,小华。"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但比以前沧桑了很多。
陈桂花咬了咬牙,还是打开了门。
陈志华站在门口,看到母亲的那一刻,眼泪就流了下来。
"妈...我回来了。"
陈桂花看着面前这个憔悴不堪的儿子,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愤怒、心疼、失望、高兴...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你还知道回来?"陈桂花的声音有些哽咽。
"妈,我对不起您。"陈志华跪在地上,"这一年多,我每天都在后悔,每天都想回来看您。但我没脸回来。"
"那你现在怎么回来了?"
"因为我想明白了。"陈志华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妈,我知道我犯了大错,那40万我再也还不了了。但我想回来向您道歉,向大哥大嫂道歉。"
这时,陈志强和林雅也听到了动静,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看到跪在地上的陈志华,两人都愣住了。
"小华?"陈志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陈志华看到大哥大嫂,羞愧得低下了头:"大哥,大嫂,我对不起你们。"
气氛一时间变得极其尴尬。
林雅是第一个开口的:"小叔子,你先起来再说。"
"不,我不起来。"陈志华摇摇头,"如果大哥大嫂不原谅我,我就一直跪着。"
"行了,起来吧。"陈志强无奈地说,"你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陈志华这才慢慢站起来,但依然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你这一年多都去哪了?"陈桂花问。
"我...我在工地上打工。"陈志华的声音很小,"在很多地方都呆过,做过很多苦活累活。"
看着小儿子现在的样子,陈桂花心里五味杂陈。她想骂他,想打他,但更多的是心疼。
"那40万..."
"妈,那钱我真的还不了了。"陈志华哭了起来,"我这一年挣的钱连自己生活都不够,根本攒不下什么。但是妈,我想用我的余生来弥补,来照顾您。"
"你照顾妈?"陈志强有些讽刺,"你拿什么照顾?"
"我知道我现在什么都没有。"陈志华擦了擦眼泪,"但我愿意用我的命来照顾妈。大哥,我知道这一年多都是你们在照顾妈,我非常感激。从今以后,让我来承担吧。"
林雅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陈桂花看着两个儿子,心情复杂:"小华,你真的想明白了?"
"妈,我真的想明白了。"陈志华认真地说,"这一年我吃了很多苦,才知道家的珍贵。我也明白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被原谅,不是所有的伤害都能被时间抹平。但我还是想试着弥补。"
"你打算怎么弥补?"陈志强问。
"我已经在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我和妈生活了。"陈志华说,"从今以后,我来照顾妈的日常起居,负担她的医药费。大哥大嫂,你们已经为妈付出太多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这话说得确实有道理。林雅和陈志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犹豫。
"小华,不是我们不相信你。"陈志强说,"但你以前也说过很多次要改,最后都没有兑现。"
"大哥,我理解你的怀疑。"陈志华点点头,"所以我不要求你们立刻相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用行动证明。"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给陈志华一个机会。但有个前提:他必须先证明自己真的改变了。
于是,陈志华搬回了母亲的老房子,开始照顾陈桂花的日常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放心。毕竟陈志华以前从来没有照顾过任何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但令人意外的是,陈志华确实变了。
他每天早起给母亲做饭,送她去医院检查,陪她散步聊天。虽然动作笨拙,经常出错,但态度很认真。
"小华,你累不累?"陈桂花心疼地问。
"不累,妈。"陈志华笑着说,"以前我什么都不做,现在做这些事情,心里反而踏实。"
一个月后,林雅去看婆婆时,发现陈桂花的气色比以前更好了。
"妈,您最近精神不错啊。"
"是啊,小华回来了,妈心里踏实多了。"陈桂花笑着说,"虽然他以前做错了很多事,但现在真的在努力改正。"
林雅点点头,她也看出来了陈志华的变化。
"大嫂,谢谢您这一年多对妈的照顾。"陈志华诚恳地说,"我知道以前我的行为让您很生气,也让您和大哥承受了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小叔子,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林雅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照顾妈。"
"您放心,我会用我的余生来弥补的。"
又过了几个月,陈志华确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他在附近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支付母亲的生活费和医药费。
更重要的是,他的态度完全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好吃懒做的啃老族,而是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儿子。
"小华变了很多。"陈志强对妻子说,"看来那一年多的苦真的让他想明白了。"
"是啊,人有时候就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成长。"林雅说,"虽然那40万要不回来了,但如果小叔子真能照顾好妈,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如此和谐的春节。
"妈,新年快乐。"陈志强给母亲敬酒。
"妈,新年快乐。"陈志华也举起杯子。
陈桂花看着两个儿子,眼中含着泪水:"好,好,我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妈,对不起,让您受了那么多苦。"陈志华再次道歉。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陈桂花摆摆手,"现在这样就很好。"
林雅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也很感慨。虽然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但最终这个家庭还是找到了平衡。
每个人都在这场风波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陈桂花学会了公平和理解,陈志华学会了责任和担当,陈志强学会了坚持原则,林雅学会了宽容和等待。
或许这就是家庭的真谛: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能够在矛盾中成长,在冲突中理解,最终找到属于彼此的相处之道。
那40万虽然要不回来了,但换来的是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收获吧。
来源:百合谷追寻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