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返乡当“猪倌” 带领村民共致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3:40 2

摘要: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今,在简阳已有一大批高知、高产、高效的“新农人”,他们在乡村或创办企业,或成立合作社,或注册家庭农场,为简阳现代农业不断增添新主体。同时,他们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着简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简阳乡村全面振兴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今,在简阳已有一大批高知、高产、高效的“新农人”,他们在乡村或创办企业,或成立合作社,或注册家庭农场,为简阳现代农业不断增添新主体。同时,他们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着简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简阳乡村全面振兴。

养猪,是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儿,而将这一传统的养殖事业与海归联系起来,着实令人难以想象。在三合镇有一位叫蒋斐斐的海归返乡当“猪倌”,致力于创建国家级标准畜牧养殖示范基地,打造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链,为猪肉生产链创造价值,带领村民发“猪财”。

“猪圈靠近路边,一定要做好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我一定注意,加强管理,养大肥猪。”蒋斐斐来到三合镇石岭社区邱兵元家,详细了解仔猪生长情况,交流养猪的注意事项。邱兵元因有家人患重病,成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勤劳的他为摆脱当前的困境,7月24日在蒋斐斐的生猪养殖场引进了20头仔猪。在交流的同时,蒋斐斐了解到邱兵元家境困难,还代表公司献上了一份爱心。

“我真的爱好养猪。”在三合镇沙河村2组成都市众信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曾留学马来西亚的蒋斐斐提起回乡做“猪倌”的选择,话语里透着愉悦,简洁明了地介绍着。这个生猪养殖场是2021年4月,在简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支持下,他联合两位伙伴投入200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建成的全封闭式现代化猪场,系600头母猪规模的自繁自养基地。该生猪养殖场还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零污染、零排放。他不仅会常来此调看监控,一帧帧调度,还会进入猪场,指导养殖,心中始终飞扬着“猪之歌”。

当然,如今的心飞扬也不曾忘最初的困难。时针回拨到2018年回乡当“猪倌”,家人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为了供他海外留学,花费了不少钱。但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返回了“农门”。而对于不少人认为多年的留学经历是一种浪费的观点,蒋斐斐却把那段经历视为眼下养殖事业成功的基础,“虽然我学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不相关,但是6年的留学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对如何养好猪形成了新理念。”

改了本行,蒋斐斐把所懂所学的学以致用,并将其转变为财富。面对本地猪在育肥周期、生长速度、抗病性、产仔量等方面存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短板,他聘请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及全国知名畜牧专家和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实验新品种,2021年3月从上海引入优质原种猪78头(68头母猪+10头公猪),旨在为本地提供优质二元母猪,提高产子率、料肉比和生长速度。“要想改变现状,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种源是关键。”蒋斐斐告诉记者。同时,在传统自繁自养模式下,养殖场犹如精密运转的机械钟表,从种猪选育到育肥出栏的全链条控制,形成了沉重的资产枷锁。而仔猪销售模式将产业链切割成专业化模块——种猪场聚焦基因改良,保育场专注断奶技术,育肥场强化生长管理。蒋斐斐选择聚焦仔猪外销这个细分赛道,因为善于在养猪上动脑筋,2021年9月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猪业论坛上被评为“规模化养殖未来之星”。

“要让更多的农户通过养猪拥有广阔的‘钱’途。”这是蒋斐斐经常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采用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 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和合作社进行生猪养殖,直接安排周边村民就业,促进村民增收。2023年4月,市委人才办、共青团市委授予他“最美创业者”称号。

其实,还有很多像蒋斐斐这样的新农人在三合镇的沃土“生根发芽”。近年来,三合镇结合镇域实际,实施“头雁”培育计划、驻村领导任导师,强化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人才区域协作,回引巴蜀辣韵公司董事长蔡勇返乡与村集体合作小黄姜种植基地,与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温江区等帮扶单位合作在“种、管、销”等关键环节培育4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团市委合作打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IP,推出“90后乡村人才”李勇、杨璐等典型代表,回引青年创业者返乡创办“三只羊”、“麟叔叔的园子”等3家合作社,培育本土专合社(家庭农场)167家,职业经理人69名。如今,新农人这一农村发展的新“中坚力量”,正在三合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兴农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在看

来源:a荒野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