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人都盼望有福气,却常常忘了:福气不在远处,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老话说得好:“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人的德行够了,福气自然就能留住。它不是烧香拜佛求来的,而是靠日常一言一行修来的。修炼下面这16种心性,福气才会越来越深厚。
人人都盼望有福气,却常常忘了:福气不在远处,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老话说得好:“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人的德行够了,福气自然就能留住。它不是烧香拜佛求来的,而是靠日常一言一行修来的。修炼下面这16种心性,福气才会越来越深厚。
福是修来的,也要主动去耕耘。
努力工作,坚持善行,懒惰懈怠的话,再好的福地也会荒废。常怀精进心,福果才能越结越多。
百善孝为先。
父母,是每个人生命中最该敬重的佛。孝,是一切善行的起点。《论语》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父母好,其实就是为自己铺一条接福的路。
怨气消一分,福气厚一寸。
遇到不顺心的事,别急着抱怨。
怨天尤人,等于自己砌墙挡住了福气。古人常说:“逆来顺受,方是福德。”接受无常,坦然以对,福气才有空间走进来。
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言语是心的镜子,嘴上说什么,心里就是什么。恶语伤人,六月都嫌寒;善言暖心,三冬也觉暖。不胡说、不刻薄、不挑是非,就是为自己存下福气的第一块基石。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给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愿意让利给人,福气反而会回流到你身上。真心帮助别人,表面看是吃亏,其实是在滋养自己的福报。利人,最终是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你能容多少,福就有多大。原谅别人的短处,体谅他人的难处,不忘他人的好处。心宽了,人生的路也就宽了。
存善心,说好话。
你起的每一个念头,都在无形中影响你的命运。存善心、说好话、眼神温和,就是在播种福气。《了凡四训》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心好了,运才会好。
知足,是人生最真实的财富。
贪心不足,再大的福也接不住。老子说:“知足者富”。珍惜已有,感恩当下,哪怕粗茶淡饭,也能吃出香甜,福气自会越聚越多。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姿态放低,不张扬、不炫耀、不自满,才是真正能承载福气的格局。《道德经》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低调的人,福更稳。
信用,是一个人最硬的底气。
答应的事,坚决做到;说话算数,做事靠谱。《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信用的人,天会助,福会随。
常怀感恩,福气才会持续更新。
谢谢阳光、谢谢饭菜、谢谢经历——不管是好是坏。感恩之心如水,能洗去抱怨,滋养福气的根。越感恩,越幸运。
脾气越柔和,福气越深厚。
易怒就像一把火,烧掉了人缘,也烧光了福报。说话温和、性情包容,如春风化雨,滋养万物,也滋养自己的福气。
不争,是一种大气,也更是一种智慧。
不争意气,不争小利,烦恼自然少。《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避祸,更是养福。
心不静,福气就接不稳。
定期反省自己,不谈人是非,是养心静气的最好方式。《大学》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心静生智慧,有智慧才懂得如何修福享福。
放不下过去,就是给自己戴枷锁。
痛苦、不甘、遗憾,紧抓不放,只会压垮自己,也挡住了福气。放下执念,轻松前行,心无挂碍,福才来得顺畅。
人得有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珍惜福分,不浪费、不挥霍、不越界。朱熹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懂得敬畏和惜福,福气才能长久。
真正的福气,不靠外界给予,而靠内心修得。修一颗善良、包容、知足、感恩、平静的心,就是人间最好的福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该来的福,早晚会到。
来源:人间烟火最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