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新势力”越来越少,捷途山海越走越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13:06 2

摘要:如果要问2025成都车展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新势力”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不少品牌因技术断层、产品单一、生态空转而陷入困局,这也导致展台数量与往年相比有着惊人的差距。反观包下了一整个5号馆的奇瑞集团,这种直观的反差感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其中,

如果要问2025成都车展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新势力”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不少品牌因技术断层、产品单一、生态空转而陷入困局,这也导致展台数量与往年相比有着惊人的差距。反观包下了一整个5号馆的奇瑞集团,这种直观的反差感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其中,捷途展台的捷途山海同样引人注目。当新势力还在为“活下去”焦虑的时候,捷途山海却凭借奇瑞集团的大厂底蕴,以“体系化能力打底、场景化技术破局、深度旅行生态锁客”的独特逻辑,在混动旅行赛道上实现逆势增长——这种“反脆弱”能力,正是新势力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 以“点”盖全,还是以“面”盖全?

很显然,新势力的普遍困局,在于“一款车撑全场”的单点依赖:一旦核心车型销量下滑,品牌便面临生存危机。而捷途山海的底气,源于奇瑞集团“双500”里程碑奠定的全球化体系——不仅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233位(较2024年跃升152位,为全球车企最快增速),更成为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这种体系力具象化为8大全球研发中心、超1万名工程师、39100项技术专利,从根源上避开了新势力“技术卡脖子”“验证不充分”的短板。

在这套体系支撑下,捷途山海实现了“多品类齐头并进”的健康格局,而非依赖单一爆款。2025年1-7月,山海序列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2.9%,较2024年翻番,仅用1年就闯入混动第一阵营;成都车展首发的山海L7 PLUS,上市60小时订单便突破4.8万辆,这一数据背后,是昆仑超级混动平台的全球研发验证、全系标配1.5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4.5%,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技术支撑,以及“超级置换价10.99万起+六大礼遇”(含1万元置换补贴、3年10万免息、整车+三电终身质保)的用户友好策略。

更关键的是,这套体系能覆盖从家庭到越野的全场景需求:除了山海L7 PLUS的“旅行小房车”定位,山海T1作为“首款纯电续航超220km的混动方盒子”,搭载宁德时代43.2kWh大电池——这是20万元以内唯一采用40度以上电池的混动SUV,配合P1+P3+P4三电机布局,系统综合功率435kW,彻底解决“混动方盒子续航短、四驱弱”的行业痛点;而旅行者系上市23个月销量突破37万辆,方盒子家族全球累计超44.5万辆,这种“全品类爆发”的态势,正是新势力难以企及的体系化成果。

新势力爱用“大屏尺寸”“算力数值”“续航数字”标榜创新,却常陷入“参数好看、体验鸡肋”的怪圈。捷途山海的技术逻辑恰恰相反:它不追求“纸面领先”,而是将技术精准落地到用户旅行场景的真实痛点中,让每一项配置都成为“可感知的解决方案”。

以山海L7 PLUS的“7大同级唯一”为例,每一个“唯一”都对应着家庭旅行的具体需求:“32变电动七座+12层云朵舒享座椅”,不是简单的“座椅数量多”,而是解决“一家七口出行,老人孩子久坐疲劳”“露营需临时休息空间”的痛点——全车11处电动调节按钮,支持4种躺平模式(居家大床、旅行小床、驾享大床、驻车沙发)一键展开,配合10点式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座椅源自理想同源供应商佛吉亚),让“移动的家”从口号变成实际体验;“智能双冰箱”(6.4L扶手冰箱+20L后备箱隐藏式冰柜),不是为了“多一个配置”,而是解决“长途旅行中饮料冷藏、食材冷冻”的需求——扶手冰箱支持-6~50℃温控,后备箱冰柜可-10~10℃调节,还能通过车机互联控制,甚至支持24小时离车保温;“220km纯电+1700km综合续航”,不是为了“数字噱头”,而是解决“日常通勤不用油、长途旅行不焦虑”的实际问题——75kW快充20分钟可补能30%-80%,比传统混动车型补能效率提升50%,彻底告别“长途排队充电”的尴尬。

这种“场景化技术”在年轻用户专属车型上同样鲜明。2026款捷途新大圣没有盲目堆砌大屏,而是针对年轻家庭“驾控+实用”需求,搭载1.5TGDI第四代鲲鹏动力(135kW/290N·m,热效率40%)+7DCT变速箱,配合同级少有的四轮独立悬架;同时保留物理按键方便盲操,配备342.7cm²超宽手机“停机坪”、50W无线快充,精准击中年轻用户“开车不低头、充电不焦虑”的痛点。对比新势力“为技术而技术”的虚火,捷途山海的技术创新,本质是“用户痛点导向”的务实解法。

| 跳出新势力“生态空转”陷阱

与新势力热衷卖“周边”有所不同,捷途山海的“旅行+”生态,从一开始就与产品、技术形成闭环——它不是“卖车后再卖服务”,而是让“车成为旅行生态的核心入口”,让用户买了捷途,就能轻松实现“向往的旅行”。

这种生态的落地性,体现在“硬件配置+服务网络”的双重支撑。硬件上,几乎所有山海车型都标配“旅行友好”配置:山海L7 PLUS的6.6kW外放电(可同时带动4个电磁炉,满足露营火锅、咖啡制作需求)、山海T2的24小时驻车空调(不启动发动机也能保持恒温,露营休息无油耗损耗)、旅行者的拖车资质(允许拖挂1.6吨房车、摩托);服务上,捷途已布局3000+全球旅行驿站、1200+旅行生态好物——用户开着山海L7 PLUS去川藏线,能在驿站补能、休整;去郊外露营,可直接用外放电煮火锅,还能通过官方渠道租到帐篷、炊具,甚至获取定制路书。这种“车+生态”的无缝衔接,让“旅行”不再是“繁琐的规划”,而是“说走就走的轻松”。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态正在形成“用户自传播”的正循环。旅行者系的37万用户、山海序列的百万粉丝,不只是“消费者”,更是“旅行文化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捷途车主活动组队越野、分享路书,甚至参与产品共创(如山海L7 PLUS的旅居功能优化)。这种“用户深度参与”的生态,比新势力“单向输出”的社群运营更有粘性,也让捷途山海的品牌认知从“卖车的”变成“懂旅行的”——当新势力还在纠结“如何留住用户”时,捷途山海早已用“旅行+”生态,把用户变成了品牌的“长期伙伴”。

2025成都车展的反差场景,恰是行业变革的缩影:当新势力的“概念泡沫”破裂,真正能留下来的,是那些有体系支撑、懂用户需求、能落地价值的品牌。捷途山海之所以能越走越远,正是因为它没有追逐新势力的“虚火”,而是依托奇瑞集团的大厂底蕴,把“体系化能力”转化为“多品类竞争力”,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场景解决方案”,把“生态布局”转化为“用户终身价值”。

捷途的成功不是偶然——它证明,汽车行业的竞争终究要回归本质:不是靠资本炒作的“新”,而是靠解决用户问题的“实”。当新势力越来越少,捷途山海的“远”,或许正是中国品牌突破困局的正确方向。

来源:寰球车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