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替妹圆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10:58 3

摘要:何志家中有一妻一妾。妻子张氏,是大家闺秀,出身名门,不仅长得唇红齿白,貌美如花,还知书达理,贤慧淑德,心地纯善,操持家中内外事务,将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下人们敬重。小妾潘氏,本是戏子出身,虽也生得一副好模样,眉眼含情,身段婀娜。在台上唱念做打,顾盼生姿

乾隆年间,黔阳洪江有个叫何志的布商。何志为人精明能干,在这洪江城里也算小有名望。

何志家中有一妻一妾。妻子张氏,是大家闺秀,出身名门,不仅长得唇红齿白,貌美如花,还知书达理,贤慧淑德,心地纯善,操持家中内外事务,将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下人们敬重。小妾潘氏,本是戏子出身,虽也生得一副好模样,眉眼含情,身段婀娜。在台上唱念做打,顾盼生姿,引得无数人追捧。但她心思深沉,颇有心计,自入了何家,便一心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

张氏与潘氏先后为何治诞下女儿。张氏所生取名何玉莲,潘氏所生取名何玉兰。两个女孩生辰相差仅一月,长相极为相似,站在一起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旁人常常难以分辨。时光荏苒,眨眼间,两个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及笄之年的她们,皆是如花似玉,身姿婀娜,走在街上,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然而,两人性格却截然不同。姐姐玉莲,秉承母亲张氏的温婉贤良,平日里端庄稳重,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闺之中,常以女工、诗书为伴,是邻里间人人夸赞的好姑娘。妹妹玉兰,因母亲潘氏的影响,性格活泼跳脱,喜好热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平日里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跟着母亲外出看戏、逛街,一刻也闲不住。

再说,当地有个李员外,是个开珠宝店的,不仅有好几家珠宝店,还拥有良田百亩。更重要的是,据说李员外与兵部尚书李世杰沾亲带故,在这洪江城里,可谓是权势滔天。李员外的独子李成,生得一表人才,眉清目秀,气质不凡。自幼聪慧好学的他,早早中了秀才,前途光明,是城中众多姑娘倾慕的对象。

这年正月十五,花灯如昼,整个洪江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玉莲和玉兰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带着丫环随从出门看花灯。街上人头攒动,花灯绚烂夺目,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玉兰生性活泼,穿梭在人群中,不一会儿便和众人走散了。正着急时,她碰到了带着书童来看花灯的李成。

李成早听说何家有对姊妹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见眼前的姑娘,面容姣好,眉眼含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当下便丢了心。回到家后,李成茶饭不思,脑海中全是那姑娘的身影。他将心事告诉了父亲,恳请父亲去何家提亲。李员外本就有意与何家结亲,见儿子如此,便欣然应允,立即请了媒婆前往何家。

潘氏得知李公子看上了自己的女儿,心中暗自得意,这可是攀高枝的好机会。她喜笑颜开,当场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可玉兰知道这事后,却没有丝毫喜悦之情。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她才哭哭啼啼地说出实情。原来,她早已和张秀才暗生情愫,私下往来,这个月的月事一直没来,恐怕是已有身孕。

潘氏一听,如遭雷击,手中正摆弄的翡翠镯子都“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摔成两段。“你这糊涂孽障!”她声音尖锐,双眼瞪得滚圆,仿佛要将玉兰吞下去,“做出这等不知廉耻之事,你可知道后果?”

玉兰吓得浑身颤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水决堤:“娘,我和张郎真心相爱,一时糊涂……求您救救我。”

潘氏在房里来回踱步,鞋子踩在木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哒哒”声。突然,她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让你姐姐玉莲代替你入洞房。等三朝回门,再悄悄换回来。你们俩生得这般相像,只要行事缜密,定不会露馅。”

玉兰面露犹豫:“这样对姐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她向来规矩守礼,如何肯答应?”

“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得上她!”潘氏一把揪住玉兰的胳膊,“这是为了咱们何家,也是为了你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要是李家人知晓你婚前失贞,咱们全家都得完蛋!”

接着,她去找何治,添油加醋地诉说一番,着重强调这门亲事对布庄生意的巨大助力。何治坐在雕花太师椅上,眉头紧皱,手中的紫砂壶许久未动。良久,他长叹一声:“唉,也只能如此了。这门亲事确实难得,对何家兴衰至关重要。”

张氏得知此事,犹如五雷轰顶。她冲到何治书房,平日温婉的面容满是怒容:“老爷,你怎能糊涂至此!玉莲是清清白白的黄花闺女,怎能替那不知检点的玉兰去蒙混过关?这不是毁了她一生吗?”

何志别过头,避开张氏的目光,闷声道:“这也是无奈之举,为了何家的将来,只能委屈玉莲了。”

张氏又转向潘氏,手指颤抖地指着她:“你出的好主意是不是?自己女儿犯错,却要拿我女儿去顶罪,你良心何在?”

潘氏冷哼一声,翻了个白眼:“哼,这是大家都受益的事。玉莲替嫁,日后也少不了你的好处。如果坏了这门亲事,何家生意受到影响,那又怎么办?”

”那也不能用我女儿的幸福去做交换!"张氏道

潘氏道“老爷都这么认为,现在只能这样,这个由不得你!"

张氏气得浑身发抖,一口气没上来,瘫倒在地。众人手忙脚乱将她扶回房,从此,她便卧床不起,每日以泪洗面。

玉莲守在母亲床边,看着母亲日益憔悴的面容,心如刀绞。她恨透了潘氏母女的自私算计,可自己一介弱女子,面对父亲的决断和潘氏的狠辣,又能如何?婚期一天天逼近,母亲的病情愈发严重。一日,玉莲坐在床边,轻轻握住母亲枯瘦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娘,您别再忧心。她们既如此绝情,就别怪我不义。我定要让她们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接亲的日子很快到来,那天,玉莲身着凤冠霞帔,如潘氏所愿,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花轿。坐在轿中,她听着外面喜庆的锣鼓声,并不难过。因为她知道李成是个不错的人。她这次要让那可恶的母女后悔一生。

到了李家,宾客满堂,热闹非凡。李成满心欢喜,看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虽看不清面容,但那婀娜的身肢和优雅的仪态,让他愈发期待。洞房花烛夜,红烛摇曳,洒下暧昧的光晕。玉莲也是满心期待,由李成揭开红盖头。两人饮下合卺酒,洞房花烛,一夜缠绵,自不必说。

三朝回门,玉莲依照习俗回到何家。潘氏迫不及待地将女儿玉兰换了过去。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没几天她便为此丢了性命。当晚,新房里,李成满心欢喜地搂住玉兰,手习惯性地探向她的腰背。却发现了端倪。

李成猛地坐起身,脸色阴沉得可怕:“你是谁?为何没有我之前摸到的疤痕”

玉兰吓得脸色惨白,身体抖如筛糠:“公……公子,你听我解释……”

“解释?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李成双眼通红,愤怒地咆哮,“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否则,我定将你们何家全部送入官府惩办!”

玉兰“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扑通”跪在地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李成听完,只觉得一阵恶心,他从未想过自己竟被如此欺骗。他心中既有对玉莲遭遇的同情,又有被愚弄的愤怒。

原来玉莲见潘氏和父亲如此不顾自己日后的幸福,以及母女俩的无助。就在自己腰背部用火挟烫了一个疤。随后,玉莲趁着李成抚摸自己腰背时,故意让他摸到了自己事先用火挟烫出的伤疤。

第二日清晨,李成将事情告知父亲。李员外听完,怒不可遏,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桌上的茶盏都震得跳了起来:“岂有此理!这何家竟敢如此欺瞒我李家,当我李某人是好欺负的吗?”当下,他便命人写好状纸,将何治和潘氏告上了官府。

公堂上,潘氏和何志跪在堂下,还想狡辩。

“大人明鉴,这其中定有误会。”何志额头满是汗珠,声音颤抖。

“是啊,大人,我们怎敢欺骗李员外家。”潘氏也尖着嗓子附和,脸上却难掩慌张。

李成站在一旁,冷笑一声:“事到如今,你们还想抵赖?玉兰亲口所讲,难道还有假?”

县令一拍惊堂木,神色威严:“休得狡辩!既有确凿证据,容不得你们抵赖。”在铁证面前,潘氏和何治终于低下了头,招了供。

县令秉公断案,判潘氏和何治各杖打三十大板。潘氏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经得起这般折磨。板子落下,她便疼得昏死过去,被抬回家后,便一病不起。没几日,便一命呜呼。

潘氏死后,玉兰整日以泪洗面,后悔不已。她去找张秀才,想寻求一丝安慰,却发现张秀才早已不知去向。原来,张秀才听闻此事,害怕惹祸上身,竟抛下玉兰独自逃走。玉兰满心绝望,看着曾经与张秀才幽会的地方,如今空无一人,心中满是悲凉:“我自作自受,如今落得这般下场,又能怪谁呢?”

李成得知玉莲的遭遇后,心中对她充满了同情。在与玉莲相处的几日里,他发现玉莲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她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与玉兰的跳脱截然不同。李成渐渐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这个坚强聪慧的姑娘。

一日,李成约玉莲在后花园相见。花园里,繁花似锦,蝴蝶飞舞,可两人却无心欣赏美景。李成神色诚恳,看着玉莲的眼睛:“玉莲姑娘,你的遭遇我深感同情。这段时间与你相处,我发现自己已倾心于你。不知你是否愿意嫁给我,让我用余生呵护你?”

玉莲脸颊微微泛红,低头轻声说道:“承蒙公子错爱,玉莲愿意。只是我如今声名有损,恐辱没了公子。”

“你何错之有?”李成急忙说道,“错的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你的善良与坚韧,让我敬佩。我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只在乎你。”

玉莲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花,轻轻点了点头。

就这样,玉莲和李成结为了真正的夫妻。婚后,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李成继续苦读诗书,玉莲则在一旁悉心照料,操持家务。每日清晨,玉莲都会早早起床,为李成准备好温热的茶水和精致的早点。李成读书困倦时,玉莲便会弹上一曲古筝,悠扬的琴声让他疲惫尽消。

何志经此一事,也深感愧疚。他时常来到张氏的住处,送上各种珍贵的礼物和补品,试图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他看着玉莲和李成恩爱的模样,心中既有欣慰,又有自责:“是我糊涂,差点毁了玉莲的一生。如今,只希望她能过得幸福。”

而玉兰,因自己的过错,只能黯然神伤,独自咽下这苦果。她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满心悔恨。她想起自己与张秀才的海誓山盟,如今看来是多么可笑;想起对姐姐的陷害,心中充满了愧疚。她时常喃喃自语:“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再这样。”

时光悠悠,岁月流转。玉莲和李成的日子越过越好,李成后来考取功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玉莲也成为了他的贤内助,夫妻二人携手走过风雨,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来源:大海讲故事5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