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邀请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周尤
8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邀请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重庆已有9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重庆育才学校旧址入选。至此,重庆已有9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境内,在烽火年代里,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
1939年7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此办校,招收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童,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幼苗”的教育实践中,以期实现教育救国。
当时的育才学校,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有所不同。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及特长因材施教,开设社会、自然、音乐、舞蹈、戏剧、绘画、文学等小组,一切都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准。但育才学校不是公办学校,办学经费及几百名师生的衣食住行全靠陶行知一分一文地募集。艰难之时,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给予了育才学校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办校近7年的时间里,陶行知克服重重困难,聘请音乐家贺绿汀、电影艺术家章泯、舞蹈家戴爱莲、诗人艾青、画家陈烟桥等知名人士到校任教,并邀请郭沫若、茅盾、夏衍、翦伯赞、何其芳、丰子恺、田汉等到校兼课或举办讲座。学校也因充满民主与进步的活力,被称为抗战时期的“小解放区”,直至各教学小组于“皖南事变”后陆续外迁。
2006年,育才学校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在同一年,旧址旁修建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竣工。这个地方,成为陶行知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传承地。
据了解,本次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在各地遴选推荐、社会公开征集、实地调研查看、专家和相关部门集中研究论证基础上,综合考虑纪念意义、建设规模、保护管理以及作用发挥等情况遴选出来的,主要包括纪念抗战时期重要战役战斗、为抗战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英烈和国际友人、华侨和境外抗战的设施、遗址,以及反映日军侵华罪行的设施、遗址。其中大多已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的遴选,综合考虑英烈职务、抗战事迹、牺牲情节和社会影响力等,涵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国民党抗日将士,援华国际友人等不同群体代表。
抗战文物保护展示主题活动季从7月持续到9月
“我们联合举办抗战文物保护展示主题活动季,在全国推出抗战主题陈列展览共计1000余个,更好发挥抗战文物的育人功能和激励作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在会上介绍,举办抗战文物保护展示主题活动季是今年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目的就是以“保护抗战文物 讲好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加强统筹谋划和部门协同,共同打造传播矩阵,形成整体宣传效应,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
据悉,活动季从7月持续到9月,每个月都有主题鲜明、内容厚重、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
7月,有序推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对外开放,联合推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主题展览,联合举办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推进实施了一批抗战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8月,相继推出30余个抗战主题精品展览,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和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对外开放,并分赴6个省区开展“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举办抗战实物资料老照片系列捐赠活动,遴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
9月,计划推出“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专题展览和飞虎队常设展览,主办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主题活动。
我国在境外有抗战纪念设施和遗迹百余处
这次公布的部分第四批抗战纪念设施位于境外,之前公布的第三批也有境外烈士纪念设施,如何保护境外抗战纪念设施?
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负责人李敬先表示,我国在境外有抗战纪念设施和遗迹百余处,主要包括在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等国30余处,在港澳地区80余处。“这些纪念设施和遗迹一般由当地华人华侨、社团组织或中资企业、所在国有关部门等管理,大部分管理状况较好。国务院公布的前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港澳地区有3处、海外有3处。这次公布的第四批名录中共有4处境外纪念设施。这些纪念设施见证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一起,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胜利,生动展示了伟大抗战精神。”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境外抗战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力度,2023年、2024年先后在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建成或修缮抗战纪念设施。今年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在俄罗斯修缮建设中国东北抗联教导旅英烈纪念设施拟于近日竣工开放;赴香港、澳门实地踏勘祭扫抗战纪念设施;赴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抗战纪念设施开展缅怀纪念等活动。此外,中国驻相关国家使领馆正在按照要求全面摸排境外抗战纪念设施状况,逐一研究制定修缮保护计划方案,组织祭扫纪念活动,确保所有境内外抗战纪念设施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利用。
下一步,退役军人事务部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服从服务外交工作大局,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境外抗战纪念设施,讲好境外抗战纪念设施故事,组织好祭扫纪念活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