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在班加罗尔举办的Realize LIVE亚太峰会上,西门子宣布印度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软件研发中心,员工规模突破1万人大关。这意味着在西门子数字工业部门2.8万名软件专业人员中,印度团队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
西门子印度软件员工突破万人,德国工业巨头的东方战略转型!
失业君小编 | 文
Yan Krukau | 公共图库图
当西门子在班加罗尔宣布其印度软件团队规模突破万人时,这家德国工业巨头正在以代码为纽带,连接东西方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
2025年,在班加罗尔举办的Realize LIVE亚太峰会上,西门子宣布印度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软件研发中心,员工规模突破1万人大关。这意味着在西门子数字工业部门2.8万名软件专业人员中,印度团队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
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德国本土,更使印度成为这家拥有近180年历史的德企在海外最大的人才聚集地。西门子的东方战略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工业软件的竞争格局。
西门子对印度市场的重视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03年,西门子就开始在班加罗尔投资建立全球网络软件开发中心。当时,该研发中心仅有400名工程师,专注于GSM和3G网络软件的开发。
2004年,西门子宣布将美国和西欧的1.5万个软件开发岗位转移到亚洲和东欧国家,其中印度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当时西门子驻印度班加罗尔信息技术分公司负责人劳德表示:“在我们印度工作的软件技术人员已达3000名,而且每年还在以至少30%的速度增长。”
如今,西门子在印度已经拥有超过34,000人的团队,其中软件研发人员超过10,000人,成为西门子全球软件网络的核心节点。印度不仅仅是西门子的软件开发中心,更是创新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孵化器。
西门子2025财年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每股收益(EPS)达到2.93欧元,显著高于预期的2.3欧元,超出预期10.87%。营收达到19.38亿欧元,略高于预期的19.33亿欧元。
这一业绩背后,软件业务贡献显著。集团订单同比增长28%至24.7亿欧元,工业业务利润达到2.8亿欧元,利润率为14.9%。公告发布后,西门子股价上涨2.58%,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和前景的信心。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Roland Busch表示:“我们正在推动加强业务的机会,全面拥抱由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进步。”这一表态直接指向了西门子在软件和数字化领域的战略布局。
西门子选择印度作为其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并非偶然。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软件工程师队伍是西门子在班加罗尔建立研发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对印度数字技术人才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印度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还成为了西门子的制造和创新双重引擎。
除了1万多名软件专业人员外,西门子在印度还设有30个制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承担本地制造的重任,还成为了出口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西门子正在从一家传统工业制造企业向软件驱动的科技公司转型。首席执行官Roland Busch明确表示,西门子致力于将软件和数字服务在销售额中的占比翻倍至20%。
过去十多年间,西门子在软件领域的投入已累计达到惊人的120亿至130亿欧元。这一数字反映了公司对软件业务的重视程度以及其打造全方位软件产品组合的坚定决心。
西门子的软件战略不仅局限于印度,而是全球性的布局。公司积极寻求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合作,与Microsoft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领域的携手便是最佳例证。双方共同探索的Copilot版本,旨在通过自然语言编程简化车间机器人的操作。
西门子通过战略性收购不断增强其软件和人工智能能力。2025年,西门子完成了对Dotmatics的收购,这家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数据管理平台,为西门子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
这些收购不仅增强了西门子的技术能力,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西门子正在将其工业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收购的科学智能平台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尽管西门子在印度的软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投资情绪。同时,在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本地化价值链可能面临挑战。
西门子预计第四季度的重组成本为2-2.5亿欧元,这也反映了战略调整所带来的短期阵痛。如何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是西门子管理层需要面对的挑战。
此外,数字化工业集团在上年同期软件业务利润异常强劲的高基数下,2025财年第三季度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这表明即使是最成功的业务,也难以避免市场波动和比较基准的影响。
西门子在印度的成功布局对中国制造业和工业软件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仍被国外巨头主导,国内高端CAD市场85%的份额被Autodesk、达索占据。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正在努力追赶。2025年7月,深圳泊松软件与武汉天喻软件的合并消息引发关注,业界猜测这可能催生“中国版达索系统”。中国制造业的“新场景”(如新能源汽车、光伏、无人机)为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西门子在印度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同样重要。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大规模数字化转型需求,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生态,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西门子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新订单额在可比基础上增长28%,订单出货比高达1.28。这些数字背后,是软件战略带来的强大韧性。
总之,班加罗尔的万名软件工程师,正在用代码重新定义工业的未来。
议
网友热议
@小小愤nomichiy(IP京):
西门子这波操作聪明啊!印度软件人才成本只有德国的1/3,却能获得同等质量的技术产出,这战略转型值得所有制造业巨头学习。
@张佳明Summer(IP冀):
1万名软件工程师!这规模都快赶上一些顶级科技公司了。西门子这是要转型成软件公司的节奏啊,工业元宇宙时代要来了吗?
@aperioner98(IP云):
财报数据说明一切:每股收益超预期10.87%,股价应声上涨。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给西门子的印度战略投了赞成票!
@Yalisnow丝玲(IP桂):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该醒醒了!西门子在印度投入130亿欧元打造软件生态,我们还在用国外软件,高端CAD市场85%被国外垄断实在太危险了!
@MZ随风仔(IPHK):
班加罗尔正在成为世界软件工厂!不仅西门子,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这里设点。印度工程师的英语优势+技术能力确实难以替代。
@龙卷风yyds(IP甘):
注意到西门子同时保留德国精密制造和印度软件研发的双引擎模式,这个平衡把握得很好。不是简单替代,而是优势互补的全球布局。
最后一条,
布局高手!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