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团助力张家川县农业产业现代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5 10:23 1

摘要: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张家川县的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深入一线,为小麦返青田间管护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助力当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马亮 马丽莎)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张家川县的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深入一线,为小麦返青田间管护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助力当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在张家川县的各个小麦种植区域,科技特派团成员分组行动,走进麦田,仔细查看小麦的苗情、墒情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他们蹲下身子,拨开麦苗,认真观察小麦根系的生长状况,并与种植户们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科技特派团小麦产业组组长、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鲁清林表示,小麦是张家川县的重要粮食作物,县委县政府很重视小麦生产,科技特派团来之后张家川县配合的非常好。针对张家川县小麦产业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工作,第一是小麦的品种选育,选育最适合本地的小麦品种,把一些老品种换下来,这两年推广了一些新品种;第二是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主要是规范化播种技术,存在播量大、播期偏早等问题,这两年通过科技特派团的工作,推广晚播、精量播种、药剂拌种等,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齐、苗全、苗匀、苗壮的效果,为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两种方法配套和一些项目的支撑,达到大面积单产提升,确保粮食安全。这两年张家川也着力打造良种基地,不但为张家川服务,还为周边县区服务。

今年,在小麦返青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科技特派团再次发力,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们排忧解难,将科技的力量注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他们的努力不仅为今年小麦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张家川县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现场指导,科技特派团还举办了多场小麦返青田间管护技术培训班,邀请种植户、农技人员参加。在培训班上,专家们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小麦返青期的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种地,对很多新技术不太了解。通过科技特派团的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对今年小麦丰收更有信心了。”一位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说道。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科技赋能农业产业成为关键驱动力。记者深入张家川镇刘家村马铃薯基地,实地探访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如何以科技为笔,绘就马铃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画卷。

自2022年进驻张家川以来,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在组长、天水市农科所薯类研究中心调研员吕汰的带领下,扎根乡土,真抓实干,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天水市农科所薯类研究中心调研员吕汰说:“我们科技特派团进驻张家川已经三年,我们这几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从技术方面首先引进了适合咱们张家川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第二开展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筛选出适宜本地的种植模式,解决张家川县播种机械化程度低的难题,开发了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技术规程,为张家川马铃薯种植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培训,利用我们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力量,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我们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将最新的种植技术传授下来。第三从技术服务方面针对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辐射到张家川的所有乡镇。另外培养一些留得住、用的上的当地的技术人才。”

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马青杰说:“国家科技特派团的马铃薯产业组到张家川以后全产业链打造马铃薯产业,从马铃薯种子的脱毒、扩繁开始打造了刘家村的马铃薯种子生产基地,从组排楼、光照室、马铃薯储藏窖、原原种储藏库等方面着手,引进了一家企业,在特派团的指导下带动当地230多家企业开始种植马铃薯。从22年到24年累计有500多家合作社参与种植马铃薯,特派团全程进行指导,从传统的耕作上升为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的产量从之前的平均不足1.5吨到现在好多地方达到了3吨以上,最高的达到5吨。科技特派团还为咱们争取项目,在项目的带动下指导建立了龙山镇的淀粉厂,在马铃薯的卖难问题上也得到了解决。”

自2024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工作开展以来,张家川县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团的帮扶力量,围绕小麦、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在产业技术指导、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特派团帮助当地引进新品种,建设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有效提升了张家川县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未来,张家川县将继续加强与科技特派团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张家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