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英雄之名|让“一曼精神”永传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1:11 1

摘要:在哈尔滨这座镌刻着英雄记忆的城市里,一曼街、一曼广场、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因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名字紧密相连。赵一曼,哈尔滨将她的名字刻在长街,也刻在心底。

在哈尔滨这座镌刻着英雄记忆的城市里,一曼街、一曼广场、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因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名字紧密相连。赵一曼,哈尔滨将她的名字刻在长街,也刻在心底。

一曼街和一曼广场:铭记抗联英烈 承载红色记忆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北部的一曼街,东北起文庙街,西南至霁虹街。区段长2375米,宽21至25米,车行道宽17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街路于1915年形成,原称山街、石山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英雄赵一曼而更名一曼街,沿用至今。

一曼街

之所以将这条路命名为一曼街,是因为赵一曼烈士与这条路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赵一曼1905年10月27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曾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五四运动暴发后,她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赵一曼毅然离开封建家庭,参加革命,当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1932年春,党中央派赵一曼到东北抗日前线,先到奉天,同年秋到哈尔滨就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她经常活动于老巴夺烟厂(位于一曼街上)和电车厂。1933年4月,她亲自到电车厂指导工人大罢工,全市电车一律停驶,迫使日伪当局答应了罢工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一曼广场

1934年春,哈尔滨党组织遭破坏,赵一曼被党组织派驻珠河县(今尚志市)开展抗日游击区工作,1935年11月15日、22日两次遭敌袭击,大腿骨、手脚部位受伤,不幸被俘。被捕后,赵一曼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现东北烈士纪念馆),敌人使用各种酷刑,皮鞭子抽、竹签钉入指甲,都未能从她口中逼出半句口供。后来由于赵一曼的伤处化脓严重,敌人不得不把她送进市第一医院监视治疗(现在哈医大一院住院处院内,位于一曼街区域)。看守警察董宪勋、女护士韩永义,都是有正义感的青年,赵一曼就向他们讲述抗联斗争事迹和革命道理,使他们逐渐由同情、羡慕到决心参加抗联队伍。1936年6月28日,经过周密准备,他们胜利逃出哈尔滨,但不幸又被敌人追上抓回。1936年8月3日赵一曼在珠河小门处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因此,在这条一曼街上,洒满了赵一曼烈士的鲜血。

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一曼街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面三角地修建了一曼广场,赵一曼烈士塑像也坐落在此。每当清晨,老人们在这里健身强体,青年人在这里习文攻读。面对赵一曼烈士塑像,人们也将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共和国基石。“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这是郭沫若先生的诗句,他表达了人们对赵一曼烈士的永远怀念之情。

演绎红色故事

赵一曼红军小学校:深耕“一曼精神” 育志美少年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燎原街59号,有一座以东北抗日联军英雄命名的小学,它就是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记者走进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了解这所红色小学在新时代传承一曼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培养一代代红娃的优秀传统。

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拥有百年校史,1923年由中东铁路局学务处设立,2019年,学校由哈尔滨市南岗小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由于学校在红色主题教育方面取得许多成绩,2021年,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研究决定,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再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哈尔滨赵一曼红军小学”(以下简称赵一曼红军小学校)。

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在以英雄的名字命名后,着手对“一曼精神”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将“一曼精神”赋予时代及现实意义,让“一曼精神”可传承、能传承、永传承。

纪念赵一曼诞辰演出(图片由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提供)

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副校长郝春光告诉记者,更名后的学校以“传一曼精神,育志美少年”为育人目标,把“志”作为核心文化,围绕“志”构建了以“志美教师、志成课程、志行德育、志美少年、志合家校”为支撑的志美教育育人体系。在立志、勤志、成志过程中,培养有志向修品行、有本领能担当的新时代中华志美少年。

据了解,近半年来,赵一曼红军小学校以赵一曼精神为内核,联动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携手哈尔滨市第一幼儿园,通过研讨座谈、互访研学、志愿授课、馆校共建等多元形式,构建起跨学段、多维度的思政教育协同体系。这一体系既让红色基因赋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在加快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建设,以贴近时代的鲜活红色力量培育人、启迪人。

此外,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还积极探索馆校联动的育人模式。以清明节“纪念赵一曼诞辰120周年活动”为契机,哈尔滨工程大学志愿宣讲团的学生与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的学生开展了馆校互访研学活动,分别参观了“一曼纪念馆”“海洋馆”和“船舶馆”,在感悟“红”的信仰与“蓝”的智慧中,让红色精神与蓝色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小学生们在实践中体悟,在体验中成长,树立了理想与目标;大学生们触摸历史,读懂了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参观互访,更是一堂融合思政与科普的精彩课堂。“大手牵小手”的互动,让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未来,哈尔滨市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将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深化校际联动、社会协同等多元合作机制,让一曼精神在创新实践中迸发持久活力,使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贡献“一曼人”的教育力量。

记者:蔡韬;摄影:蔡韬;视频:蔡韬 翟静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