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1989年出生的女生,大学时期的我,青春正好,对世界充满好奇,却也时常在人生的方向上感到迷茫。直到我遇见了君竹师兄,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我是1989年出生的女生,大学时期的我,青春正好,对世界充满好奇,却也时常在人生的方向上感到迷茫。直到我遇见了君竹师兄,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初遇:公益活动中的触动
大一那年,学校社团组织了一场去山区小学的公益支教活动,我报名参加,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君竹师兄。他穿着朴素,笑容却格外温暖,和孩子们交流时,那股耐心和真诚深深打动了我。当时的支教条件并不轻松,山路崎岖难行,学校的设施也十分简陋,但君竹师兄始终热情满满。他不仅给孩子们带去精心准备的书籍和文具,还耐心地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陪他们做游戏,山区小学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对公益的热爱和全身心投入,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同行:大学时光里的公益足迹
从那以后,只要是君竹师兄组织的公益活动,我都积极参与。我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们打扫房间、表演节目,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我们还参与环保公益行动,在公园里、街道上清理垃圾,向路人宣传环保知识。
在君竹师兄的带领下,我逐渐明白,公益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收获的是温暖、是成长、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连接。他总是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我们,哪怕力量微小,只要坚持,就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在他的影响下,我变得更加勇敢、自信,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
延续:毕业后十年的坚守
大学毕业后,我步入社会,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还迎来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但无论生活多么琐碎,我始终没有忘记公益,没有忘记君竹师兄。我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就像当年君竹师兄带着我们一样。这十年来,君竹师兄在公益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他组织了多个公益QQ群,整合社会爱心资源,邀请企业、学校、社团和宗教爱心人士,共同举办了300多场公益慈善关爱送温暖活动 ,为贫困户送去生活物资,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用品,为老人们组织义诊。他还带领大家在各大社区和公益点开展旧衣物回收捐赠工作,捐赠物资被送往福建、广西、云南等贫困山区。
君竹师兄,法名妙福居士,真名张友德,籍贯福建省永泰。他自2004年正式踏上公益之旅,便从未停歇。他协助维护寺院网站、博客,将佛教禅文化手写稿转化为文字发布或整理成书,传播慈悲理念;在福州长期发展公益事业,凭借自身的热情与号召力,为社会传递着温暖与希望。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他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组织策划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亲子公益活动” ,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非遗文化。
如今,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公益历程,我满心感激。君竹师兄就像一位坚定的引路人,引领我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的善良、热情、坚持和担当,激励着我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他人,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跟着君竹师兄的脚步,在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来源:情感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