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
【教学目标】
1.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
2.了解消息的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以及消息的要素和结构,总结消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对渡江战役了解多少?分享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
补充资料: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一面与我军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我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奉命于当晚在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长达五百余千米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一击即溃。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消息二则》,了解渡江战役的有关细节。
二、文体知识
(一)关于新闻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2.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3.新闻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新闻一般采用多个标题,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引标题常用来说明形势、交代背景、烘托气氛等;主标题常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说明新闻的思想内容;副标题一般用于补充、注释和说明。
②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导语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的“六要素”常集中在这一部分。
③主体:新闻的主要部分。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
④背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⑤结语: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4.新闻三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二)关于消息
1.消息的概念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2.消息的特征
①用事实说话;②短小精悍,概括性强;③时效性最强;④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⑤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
三、预习检测
1.关于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2.字词检测(借助课后读读写写)
四、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明确:
何时:1949年4月20日
何地: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何人:解放军三十万大军、敌军
何事:南渡长江
何故:无
如何: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2.再读课文,标出消息的结构。
五、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消息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思考:标题的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
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倒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2.这样看来,消息的电头部分倒像是可有可无的了,这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可删去,电头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的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体现了消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3.消息除了真实性和及时性,还有准确性,本则消息哪些词句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预设: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4.小组合作:想象在硝烟弥漫中,你就是身在长江前线的“记者”。请在组内模拟播报,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其他同学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等词语描绘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防线崩溃。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地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等描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英勇”流露出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5.分组讨论:
如果你是身处前线的记者,你为什么要把所见所闻所感报道给世人?
预设:及时报道战况,旨在宣扬胜利成果,鼓舞斗志。
小结:《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情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六、拓展延伸
早期的报纸
世界最早的报纸是始于中国汉代的邸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印刷报纸是唐朝开元年间用雕版印刷的《开元杂报》。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我国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1556年世界上第一份近代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了。1660年,《莱比锡新闻》以周刊形式在德国出版,三年后该周刊改为日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
我国最早采用铅字印刷的报纸是清中央政府的“官报”《京报》。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是我国中文报纸的第一则新闻电讯。
七、布置作业
1.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预习第二则消息。
2.浏览当天的报纸,选取一到二则新闻,标出结构,找出六要素。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