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邀请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郭美华老师讲学,主题为《燕雀的自由何以可能?——的另一层意蕴》。
8月31日,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邀请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郭美华老师讲学,主题为《燕雀的自由何以可能?——的另一层意蕴》。
内容提要
一般将庄子《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理解为了鸿鹄之志,这是一种对庄子逍遥之意的误解,把庄子理解成孟子了。实质上,鲲鹏意象里面有着许多被忽略了的意义。一是鲲本身的用意就是对于日常字典含义的否定,意味着理解逍遥不能从日常生活的意义出发。二是鲲化而为鹏,不但不是对自我的固执,而是对于自我现状的不断否定。三是鹏之高飞远徙,不是突出鹏的高大形象,而是将飞翔本身加以彰显。四是鲲鹏与燕雀的对比,不是将鲲鹏形容为价值上高于燕雀的形象,也不是说鲲鹏和燕雀各有本性各有适于自身本性的不同逍遥,而是说鲲鹏之大与燕雀之小,二者同时归属于一个隐匿的更大的境域——也就是说,逍遥之所以可能的基础在于无限性天地的彰显,如此,每一个即便微小的存在者也能自由而逍遥。如此小而逍遥的可能,就是鹪鹩的生存样式,即“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捍卫无限性天地的责任担当是每一个平凡存在者的生存责任,只有这样,平凡者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与逍遥。
主讲人
郭美华,哲学博士,1972年生于四川富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4-2005年在美国加州北陵分校访学,2009年7-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2016-2017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2022-2023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访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的教学与科研,有《性善论与人的存在》(2024)、《超越政治-仁义之域》(2025)、《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2014、2024增订本)、《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等专著数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主持人
付星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贵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2023年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汉文学研究、域外《诗经》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半岛《诗经》学史研究、朝鲜半岛《论语》学史研究。在《文学遗产》《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古典文献研究》《中国诗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
主题:
燕雀的自由何以可能?——《逍遥游》的另一层意蕴
主办方: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报名通道:
1.微信报名:报名(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贵阳孔学堂推广部传播科;
3.电话报名:0851-83617687
4.报名时间:2025年8月25日——2025年8月29日(上午:09:30—12:00,下午:13:30—16:30)
贵州教育报记者 刘小钰
编辑 杨睿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