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螺杆菌通过CdtB诱导线粒体应激与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肝脂肪变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09:13 3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但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生物组在MASLD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代谢已成为热点领域。近期发表于Natur

编者按: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但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生物组在MASLD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代谢已成为热点领域。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H. hepaticus通过其毒素亚基CdtB诱导线粒体应激和脂代谢重编程,驱动肝脏脂肪变性。该研究不仅建立了H. hepaticus感染与MASLD的因果关系,还明确了CdtB作为MASLD治疗靶点的潜力,为肠道菌群调控在代谢性肝病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

文章发表封图

01

H. hepaticus诱导肝脂肪变性依赖CdtB

动物模型验证:感染野生型H. hepaticus(H.h WT)的小鼠肝脏出现显著脂滴沉积,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而CdtB基因敲除菌株(H.h ΔCdtB)感染组表型消失(图1)。

细胞与类器官证据:人肝癌细胞(Huh-7、Hep3B)过表达CdtB后脂质沉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肝类器官实验进一步证实全毒素CDT(非亚基CdtA/C)诱导脂滴生成(图1)。

图1. H. hepaticus以依赖CdtB的方式引发肝脏脂质堆积与脂肪变性

(源自文献)

02

CdtB诱导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脂质代谢紊乱

免疫荧光显示,CdtB转染Hep3B细胞后,线粒体标记蛋白TOM20信号紊乱,线粒体形态碎片化;TEM观察到rAd-CdtB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嵴消失、膜完整性破坏,且伴随脂滴堆积(图2)。

CdtB过表达细胞的MitoSOX荧光强度显著升高,提示mtROS增加,ATP生成量较对照组下降约40%,且线粒体定位CdtB(COX8A-CdtB)与胞质CdtB的ATP抑制效应相当,表明CdtB对线粒体的损伤不依赖核定位。

CdtB转染细胞的胞质mtDNA水平显著升高,CsA处理可逆转该效应;rAd-CdtB组小鼠血清mtDNA也显著升高;同时,β-氧化关键酶CPT1A的蛋白表达在CdtB组显著降低(图2),提示脂肪酸分解受阻。

此外,CdtB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MP),且该效应与核DNA损伤无关(图2),进一步证实CdtB直接靶向线粒体。

图2. CdtB诱导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脂质代谢紊乱

03

CdtB在Hsp90协助下通过ATP5A1致线粒体损伤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IP-MS)揭示CdtB直接结合ATP合成酶α亚基(ATP5A1),抑制复合体V活性(图3)。突变实验证实其线粒体定位依赖分子伴侣Hsp90,抑制剂17-AAG可逆转损伤(图4)。

图3. CdtB通过与ATP5A1相互作用并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V活性,诱导线粒体损伤

图4. CdtB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归因于Hsp90协助下的转运过程

(源自文献)

04

脂代谢重编程的双通路激活

mtROS通过激活mTORC1/P70S6K信号轴,促进脂转录因子SREBP1入核,上调脂肪酸合成酶(FASN、SCD1)表达(图5)。线粒体靶向CdtB(COX8A-CdtB)可激活SREBP1,而mtROS清除剂MitoTEMPO或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阻断该过程。

图5. CdtB介导的SREBP1激活诱导线粒体损伤

CdtB入核后结合支架蛋白NONO,稳定核内SREBP1并增强其转录活性(图6)。NONO敲除显著抑制SREBP1介导的脂生成。

图6. CdtB通过线粒体介导的mTOR/P70S6K信号通路和与NONO的相互作用激活SREBP1

05

中和CdtB缓解H. hepaticus诱导的肝脂肪变性

体内干预效果:抗CdtB单抗处理显著减轻感染小鼠肝脏脂变,同时降低NONO与SREBP1的蛋白表达(图7)。

体外细胞保护作用:CdtB处理可导致Hep3B细胞G2/M期阻滞,而CdtB mAb可逆转该效应(图7),提示中和CdtB可恢复肝细胞正常周期与功能。

图7. CdtB单克隆抗体缓解了由H.hepaticus引起的肝脂质沉积

06

MASLD患者肝组织中检测到H. hepaticus核酸

RNA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17.86%(5/28)的MASLD患者肝组织中存在H. hepaticus 16S rRNA,而非MASLD对照组未检出(图8);且H. hepaticus阳性患者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提示H. hepaticus感染与MASLD患者肝功能损伤相关。

图8. H. hepaticus的核酸存在于MASLD患者的肝脏中

本研究首次阐明肝螺杆菌毒素CdtB通过破坏线粒体-脂代谢稳态诱发脂肪肝的完整机制,突破传统“代谢-炎症”认知框架。该发现为MASLD的菌群干预提供新思路:筛查肝组织H. hepaticus或血清CdtB抗体或可界定菌群相关脂肪肝亚型;Hsp90抑制剂、CdtB中和抗体及mtROS清除剂具有转化潜力;需关注无症状肝螺杆菌定植人群的代谢风险,尤其非肥胖型MASLD患者。

参考文献:Jin, S., Zhu, L., Bao, R. et al. Helicobacter hepaticus promotes hepatic steatosis through CdtB-induced mitochondrial stress and lipid metabolism reprogramming. Nat Commun 16, 7954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351-z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