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越南独立,标志法国殖民统治终结。这一天,既是“八月革命胜利日”,也是越南国庆日。而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越南选在这天阅兵,更是有其自身历史正当性:“我们也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不是只有中国在抗日!”
中国翘首以盼9月3日大阅兵,隔壁越南却抢先一步,将在9月2日高调亮肌肉。
为啥非得定在9月2日?不能提前几天或者推后一点?不少不熟悉的朋友,估计会发散思维联想。但咱们必须清楚的是,越南将阅兵定在9月2日,绝非随意之举。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越南独立,标志法国殖民统治终结。这一天,既是“八月革命胜利日”,也是越南国庆日。而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越南选在这天阅兵,更是有其自身历史正当性:“我们也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不是只有中国在抗日!”
换句话说,越南92阅兵,合情合理,时间上并不存在任何不妥。那越南这次阅兵有何看点?和中国九三阅兵比起来如何?
翻开越南阅兵彩排画面,估计你会产生强烈既视感。标兵就位、鸣礼炮、分列式行进……连女兵方阵的比例,都与中国如出一辙。这不是巧合,而是刻意为之的“中国经验移植”,原因有三:
一是,历史感情渊源,中越曾并肩对抗法国殖民和日本侵略,中国军事体系深刻影响过越南。抗法、抗美时期,中国为越南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和训练,连军服、战术都带有中国印记。
二是,中国阅兵模式全球公认“天花板”,仪式感强、纪律性高、传播效果好,已成全球标杆,越南直接借鉴,既能低成本提升阅兵水准,又能向国际展示“组织能力”。
三是,对内凝聚人心的需要,现在越南经济压力山大,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的口号,能有效激发民族自豪感,尤其在经济转型承压的当下,阅兵成为凝聚共识的“政治工具”。
看完越南九二阅兵路透彩排,有一说一,这规模和排面在亚洲应该进入前三。当然,这只是说仪式学了个样子,装备一上场,越南得直接“露馅”。
盘一盘越南家底,陆军主力装备T-62、T-54主战坦克,比中国59式还老,BMP-1步战车,则是上世纪60年代产物;空军苏-27、苏-30战机,米格-21的“魔改版”;导弹的话,飞毛腿B弹道导弹,S-125防空导弹,射程短、精度差。
亮点?少量T-90S坦克、堡垒-P导弹,但核心技术依赖俄罗斯;国产“红虾”反舰导弹发射车虽首次亮相,但性能与解放军同类装备差距明显。
两个词总结,”苏式老炮“加”国产无力“。这场阅兵,像极了“穷小子硬装富”,仪式学豪门,装备却只能摆地摊货,可面子是阅兵给的,里子却是国力撑的,没有硬核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再花哨的排场也不过是场烟花,转瞬即逝。
说白了,国力决定一切。中国用先进装备定义未来战争,越南用精神面貌争取国际尊重。而中越间的差距,是体系化、代际化的碾压。当歼-20划破长空,当“福建”舰劈浪前行,当一带一路连接世界,中国的强大,早已无需口号和排场。
而越南的焦虑,在于既想当“东南亚强国”,又无力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既想学中国模式,又害怕被中国影响;这场阅兵,更像是给国民打的一针“强心剂”,却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
9月2日的热闹,终究只是前奏;9月3日中国的登场,才是真正的主角时刻!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