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叫Steven Cravotta的非程序员创业者,仅靠5000美元起步,用自由职业平台拼出一个APP,不靠大公司、不烧钱,仅用TikTok的内容营销,就让这款APP达到了月入4万美元(MRR),并在“帮助年轻人戒电子烟”这个冷门领域里,获得病毒式传播。
一位叫Steven Cravotta的非程序员创业者,仅靠5000美元起步,用自由职业平台拼出一个APP,不靠大公司、不烧钱,仅用TikTok的内容营销,就让这款APP达到了月入4万美元(MRR),并在“帮助年轻人戒电子烟”这个冷门领域里,获得病毒式传播。
他不是程序员,却靠一个APP月入4万美元:普通人也能做成的小项目是怎样的?
你是不是也曾经动过做一个APP赚钱的念头?
却总觉得自己不是程序员、没有投资、没有经验,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今天这个真实案例,或许能给你一些彻底颠覆的启发:
一位叫Steven Cravotta的非程序员创业者,仅靠5000美元起步,用自由职业平台拼出一个APP,不靠大公司、不烧钱,仅用TikTok的内容营销,就让这款APP达到了月入4万美元(MRR),并在“帮助年轻人戒电子烟”这个冷门领域里,获得病毒式传播。
这不是天才的偶然,而是一个清晰可复制的闭环逻辑。
我们就来拆解这个成功项目,从选题逻辑到执行细节,再到落地变现,全流程给你一份可复制的可执行指南。
Steven的灵感并不是来自某个风口,也不是投资人告诉他的方向,而是他身边的真实困扰。
很多朋友都沉迷电子烟,反复戒不了,尤其是年轻人。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深知这个问题对心理和身体的影响。
而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市面上真正好用的戒烟APP几乎没有,不是功能太复杂,就是流程太烦,完全不是用户真正想用的样子。
他没有立刻动手做产品,而是做了几步关键验证:
去Sensor Tower、Google Trends研究“戒烟”相关关键词,发现搜索量在上升,竞争对手不多在TikTok搜“quit vaping”“vape addiction”等关键词,发现相关内容有很多点赞和评论跟身边朋友聊天验证:愿意下载,但只要简单实用,别太烦他用这套“先调研、再判断”的方式,快速验证了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小项目方向。
步骤1:定义目标用户(找到真实需求)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
年轻人(18 - 30岁)有电子烟成瘾问题,想戒却找不到好方法喜欢在TikTok、社媒上获取信息接受订阅制,但对价格敏感这是创业第一步最重要的认知:你的产品不是给所有人用的,是给特定那一类人服务的。
步骤2:提供什么价值(切中痛点)
他的APP提供的核心价值是:
帮助用户追踪“无抽烟天数”记录成功时刻(例如戒烟达成目标)给出心理引导和提醒,增强成就感社区感支持,用户能看到别人也在坚持这套机制不是新技术,但完美切中了目标用户“想要戒烟但缺少支持系统”的心理动机。
步骤3:用外包团队快速做出产品(能力整合)
他不是程序员,但他有一套执行方法:
在99designs上找设计师做UI界面在Upwork上找了来自东欧的开发者,性价比高,沟通顺畅用不到5000美元做出了MVP(最小可行产品)他的建议是:不是不会写代码就不能做APP,而是要懂得如何用资源整合你的创意。
步骤4:打造商业模式(产品模式 + 付费机制)
他的变现方式很直接:
用户必须注册才能试用有限免费试用后,弹出付费墙订阅价格通过A/B测试不断优化他用了一款叫Superwall的工具来快速测试不同价格(比如年付19美元和月付3.99美元),通过数据选出最赚钱的结构。
模式归纳:SaaS订阅 + 心理激励 + 行为追踪 + 社群感,最终构建了一款情绪驱动型变现APP。
Steven非常清楚一点:一个APP成功,产品只是基础,营销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他选中了TikTok做主战场,并用了这几种策略:
分析病毒内容:观察TikTok上热门的“电子烟自救”“戒烟日记”内容,模仿语气和节奏
轻内容 + 强引导:他的短视频不会一上来就推APP,而是讲戒烟的真实痛点、失败经历,最后一句话自然导向“我就是用这个APP坚持下来的”
用户生成内容裂变:他鼓励用户自己拍“成功戒烟打卡”视频,在视频中提到APP名称,形成口碑效应
在付费广告上,他不是硬推,而是复用内容素材:把最成功的视频拿去做Facebook广告,让平台算法自动放大最有效内容。
这个项目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也踩过几个坑:
1.起初没有付费墙,很多人下载后没有付费行为,变现困难
他改成了必须注册后才能试用 + 硬性付费墙,LTV(用户终身价值)明显提升
2.早期版本功能太多,用户流失严重
他砍掉了很多功能,只保留3个:计天数、成就打卡、激励语音,反而留存率提高
3.付费转化率低迷
他通过Superwall工具不断A/B测试价格、展示顺序和语言,找到了最合适的价格策略
核心思路是:数据驱动 + 快速试错,不是靠猜,是靠测试结果调整方向。
复盘来看,这个项目虽然小,但实现了以下三点闭环:
1.用户真实存在(而且愿意付费)
2.产品提供连续价值(每日打卡、成就感)
3.商业模型可持续(低成本 + 高留存 + 付费转化)
如果你也想做一个类似的“数字产品项目”,可以按以下这6步执行:
1.从问题出发,而不是想象
找一个你自己或身边人真实经历过的困扰,用户和痛点就在你身边
2.先调研,再动手
用Google Trends、Sensor Tower、社媒关键词调研验证是否真有市场
3.MVP不需要完美,但必须能用
利用外包平台+模板快速拼出产品,控制预算,别超过1万元人民币
4.选对渠道传播,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找到你的目标用户聚集的平台,TikTok、B站、小红书等都是天然的引流池
5.别免费,尽早测试变现模型
用工具测试不同价格点,确保用户愿意付钱,再考虑扩大功能
6.数据反馈+迭代优化是长期胜负手
不是上线就结束了,而是上线才开始,数据反馈是你最好的产品经理
找真实需求提供核心价值用低成本组合资源快速上线数据驱动增长你可以不写代码,但不能不理解用户
你可以预算有限,但不能没有验证能力
你可以从0开始,但别空想,要真实行动
这个APP的成功,正说明了一个现实:普通人也能靠一个小而美的产品,创造属于自己的持续收入。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