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发现:如果肺病患者没有这几种症状,可以放心,问题不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03:23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98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李阿姨今年六十出头,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晨练和跳广场舞。可最近,她总觉得自己呼吸有点不太顺畅,偶尔咳嗽。她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肺病,赶紧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医生看完结果后说:“问题不大,先别紧张,这种情况我们临床上很常见。”

这句话听起来像安慰,但背后其实有确凿的医学依据。不是所有肺部不适都意味着严重疾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如果肺病患者没有出现这几种关键症状,大多属于轻症或可控范围内的疾病

那到底是哪几种症状,一旦没有,就可以暂时放心呢?

咳血,很多人听了就害怕,其实并不等于肺癌。咳血可能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栓塞等多种疾病的表现。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持续性、量多、颜色鲜红”的咳血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肺癌早诊早治指南》中指出:肺癌患者典型初期表现之一就是反复咳血,且伴随体重减轻①。而如果只是偶尔在剧烈咳嗽、感冒后发现痰中有丝状血丝,大概率是毛细血管破裂所致,一般不严重,也不需要过度紧张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肺病。它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活动后呼吸困难”。

如果你发现自己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走两步就胸闷,尤其是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出现这种“喘不过气”的感觉,那就要警惕了。

哈佛大学在一项针对超过2万人群的呼吸健康研究中指出:气促是判断慢阻肺和间质性肺病进展的关键指标②。如果肺病患者在平静状态或轻微活动下都没有气短现象,病情一般较轻,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医院里,医生经常会问:“这几个月有没有无缘无故地瘦下来?”这是因为体重骤降通常是肺部恶性肿瘤或严重慢性疾病的信号

肺癌肺结核慢性肺脓肿等疾病,都会因为代谢加快、食欲下降或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导致体重明显下降。尤其是在没有节食、运动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以上,就要引起重视。

相反,如果体重稳定或变化不大,即便存在某些肺部病灶,也多数属于局部性、早期或者炎症类疾病,通过治疗基本可以控制。

很多严重的肺病患者,尤其是患有慢阻肺、哮喘或肺心病的患者,晚上睡着睡着就被憋醒,甚至需要坐起来喘气。这类症状背后,往往是肺功能下降导致的通气障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慢阻肺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夜间症状是评估慢阻肺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③。如果肺病患者夜间能安睡、不憋醒、不咳嗽,说明气道尚未严重阻塞,病情多为轻中度

肺部感染,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常常表现为发烧。但如果发热持续超过三天且体温一直在38.5℃以上,就可能提示感染范围扩大或病原体顽固。

但如果发热症状短暂、可控、体温波动不大,多数属于轻度感染或炎症反应,尤其在抗生素治疗或对症治疗后迅速退烧,说明免疫系统仍能控制局面。

看手指也能初步判断肺病严重程度。有经验的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指甲和指尖,如果发现发紫(发绀)或指甲隆起像“小鼓槌”(杵状指),往往说明血氧长期偏低。

这类表现多见于长期缺氧的肺心病、严重肺纤维化、先天性心肺疾病等。而如果手指正常、指甲平整,说明肺部的氧气交换功能大致还算正常,暂时没有发展成重症的迹象

七、没有X光或CT上的“毛玻璃影”或结节,排除风险可能性更大

过去看肺,多靠听诊器,现在更依赖影像。胸部CT是发现肺部早期病变的重要手段。医生常说的“毛玻璃影”,是一种半透明的影像表现,可能是肺癌新冠后遗症肺间质病的早期信号。

但哈佛大学医学院放射科专家指出:如果肺部CT或X光未见明显结节或异常影像,肺病的严重程度通常不高④。当然,没有异常并不等于完全没事,也要结合症状和病史综合判断

肺部疾病种类繁多,从轻微的支气管炎到严重的肺癌、肺纤维化,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但临床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肺病都有“征兆”,而真正发展到重症,需要时间

如果你或家人出现咳嗽、气短等轻微不适,先别慌张,观察是否伴随以上提到的“红灯信号”。没有这些症状,大多数时候问题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建议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参考资料: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肺癌早诊早治指南》. 2022年版
②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earch Summary. 2021
③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④ Harvard Medical School Radiology Department. “Ground-Glass Opacity in Thoracic Imaging.” 2020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